馬爾代夫,非去不可
文/張永康
2011年的國慶假期,公司組織了第一批總經理特別貢獻獎獲獎優秀員工的馬爾代夫之行。第一次出國,第一次換匯,第一次入住5星級度假酒店,第一次潛水,舒適而美好的時光,仿佛是做了一場夢,留下一段終身難忘的回憶。
聽人說,去馬爾代夫,不是旅游,而是度假,沒有去之前,我根本無法體會兩者之間的差別。相對于以前參加的各種旅游,確實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沒有走馬觀花的匆忙,沒有人山人海的吵雜,讓人的內心十分的安靜和放松。四天完全待在一個島上,豐富美食和娛樂活動一點也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有的時間完全由自己安排,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吃了睡,睡了吃,當然,任何人都肯定舍不得如此打發這樣寶貴的時光。
馬爾代夫有上百個已開發旅游的小島,一個島就是一個度假酒店,選擇去不同的島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在公司行政部的精心安排下,我們以優惠的價格確定了一個舒適又比較奢華的小島—Kanuhura。它離首都馬累150公里,島不大,長1公里,寬300米,人也比較少,很清靜,島上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
清晨,6點左右,在機場的Kanuhura專用接待室,喝下一杯味道很特別的果汁,黑人服務員再遞上透著清新檸檬香味的白毛巾,一種撲面而來的異國氣息讓我們從早起的倦態中伸展開來。踏上水上飛機的時候,太陽剛剛從海天一色的遠方升起,朝霞輝映于海面,五彩的云層如同峰巒疊嶂,一切都像剛剛蘇醒,這樣的時間,這樣的情景,真是美得無法形容。40多分鐘的海上飛行,讓我們一路上飽覽了各種形狀的海島,淺藍,深藍,蔚藍,各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藍色,展現出不同的層次,再加上一縷縷毫無雜色的白云,像綢緞一樣隨意地灑在這些藍色的寶貝上,在晨光的照耀下,又仿佛鑲了金邊,美得讓人驚嘆。
一下飛機,立刻感受到了該島的優質服務,客房部經理率十幾位白人和黑人服務員列隊迎接,行李由服務員直接送到房間門口,每套房間配了一位黑人管家(實際上他僅僅在介紹咖啡機的使用時出現過一次)。經理John在前臺接待處給我們做了簡單的介紹,他是新加坡華人,島上唯一會講中文的工作人員,他的存在,一下打消了我們關于語言溝通的顧慮。其實,后來幾天的情況來看,語言的問題完全不必擔心,會簡單英文甚至不會英文也基本沒有什么影響。至始至終,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每個工作人員的服務都很周到。在那里,任何時候,見到任何工作人員,在離你還有一段距離時,他們就會主動與你打招呼,包括對面或者從身邊開過的電瓶車上的工作人員也會減速停下來和你招呼,“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熱情而開心的笑容,黑油油的臉上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齒,那種禮遇和尊貴的感覺至今還深深印在大腦中。這里的服務員大部分是黑人小伙子,早上可以看到他們在沙灘跑步或者海邊游泳,下午3點到5點,是他們的活動時間,他們喜歡踢足球,不怕太陽曬不怕熱。他們工作時穿著裙子,光著腳,John告訴我們說在島沒有必要穿鞋,不用擔心腳被劃著,因為整個島只有細軟的沙。島上到處放著一條條白毛巾,一直放在室外也不用擔心它變黑或變臟,因為這里一切都是那樣干凈,沙是白的,水是透明的。
我們住了兩天沙屋和一天水屋,都是茅草風格的別墅,寬大又舒適。進屋之前,小黑已經提前為你把空調打開,屋內非常涼爽,臥室的大床上用樹葉剪的小葉片拼了一個”Welcome”的文字,旁邊放著一個信封,其中特意打印了一頁中文的歡迎信,讓人倍感親切。沙屋門前,一頂茅草大傘下兩把躺椅,旁邊椰樹成林,沙灘連著大海,晚上躺在那里觀海上升明月,數滿天繁星。屋檐下,椰樹旁,時而看到橫行的白螃蟹,時而看到頂著小海螺的寄居蟹在沙灘上打洞或穿梭于洞穴之間,還有穿著迷彩服的小蜥蜴,頭上的鳥兒站在椰子上唱歌。這里的動物們與人類和諧相處,吃飯時我們多次看到烏鴉(也許是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鳥兒)落在餐桌旁邊的椅子上,晚上回屋時看到叫不出名字的長腿大鳥在沙灘邊等候捉魚,即使你走到它旁邊,它也不會飛走。月光照著清澈的海水,海浪拍打著沙灘,看著潮水不斷上漲,成群結隊的大魚小魚游到沙灘附近,長腿大鳥并不急于撲食,而是優雅的在沙灘上漫步,留下一串腳印。

搬進水屋的那一剎那,我們驚呆了,臥室里潔白的大床上用玫瑰花瓣拼了一個桃心,幾盞暖色調的燈照在枕頭和寬大的靠枕上,電視播放著島上風光片并且配上舒緩的輕音樂,明亮的落地窗外是無邊的蔚藍大海,旁邊的桌上放著一個小桶,里面是冰塊包圍的一瓶香檳,旁邊的盤子里放著五六種水果,剛進屋一會兒,服務員就送來了兩杯冰的果汁。水屋的設施與沙屋幾乎一樣,只是更大更寬,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們是如何做到在離岸近百米的水上建造出與沙灘別墅幾乎一樣的建筑,鋪著鵝卵石的庭院式衛生間,半開放的設計讓你可以在陽光下沖涼,也可以躺在浴缸里觀賞海里的魚,因為浴缸旁邊設計了一個拉網的大洞,下面就是大海。臥室前面是一個寬敞的木板陽臺,兩把舒適的大躺椅,也可以直接躺在陽臺外沿的拉網上,中午的時候,我們在那里扔下一些餅干,馬上就有幾條約三四斤大的五彩斑斕的魚游過來,它們吃了一會兒很快就游走了,不到10秒鐘就帶回一群同伴游了回來,數十條魚兒爭搶奪食,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排列有序的往一個方向游去然后來一個整齊而華麗的轉身。
陽臺上有個扶梯可以直接下到海里,數十米遠處,深藍色的地方就是珊瑚群。整個旅程,最讓我們難忘的就是浮潛到珊瑚群里去看魚。我們租了浮潛的眼鏡和呼吸管,沿著水屋外沿一帶海域浮潛,那里水很淺,深的地不到脖子,淺的地方不及膝蓋,浪也很小,有很多活的珊瑚群,滋養了各種各樣的魚類。第一次看到海底的珊瑚群時,真是無比的興奮,就像電影里看到的海底迷宮,海水清沏透明,各種顏色,不同大小的魚兒近在眼前,只要你不去捉它,它會旁若無人的在你周圍游來游去。當我看到一只像孔雀一樣的魚兒擺動著它那五顏六色的鰭,慢慢展開像一把扇子一樣向我游來時,簡直驚呆了。還有張著魔幻般紫色大嘴的海貝,以及像劍一樣細長細長的魚,甚至還看到了一只像小圓桌那樣大還帶有像大象一樣長的尾巴的魚,據說是一種鯊魚,我當時跟著它游了很遠才不舍地任它離去。
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恨不得把這里一切美景都裝進相機里。最美的是海邊的日出和日落,三天早上,我們都是6點起床,拍日出的全過程,直到7點左右,然后再去游一會兒泳,9點鐘左右去吃早餐,餐廳為顧客考慮很周到,早餐從7點供應到10點半,吃飽喝足差不多中午了,再回去補瞌睡。傍晚,我們報名參加了黃昏巡游看海豚的活動,坐船到遠海,海水的顏色由淺入深,小黑們在船上敲著鼓,唱歌跳舞,我們喝著啤酒,吃著點心看日落美景。在小黑們的指引下,我們看到了會在海面上飛的魚,那是一種很小的魚,它跳起來時在海面劃出長長的弧線,就像是飛起來了一樣。后來,我們來到了海豚聚集的一帶海域,一大群海豚圍著我們的船邊左竄右跳,在我們的歡呼聲和鼓聲中跟著游了很久,伴著節奏,仿佛在水中歡快的跳舞。一個多小時后,天色暗下來,海灘的路燈亮了起來,我們才依依不舍的返回。
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感覺還有很多沒有耍夠。馬爾代夫這個印度洋上的珍寶,地球上的天堂,如果有機會,你一輩子當中至少要去一次,那種美的享受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
作者簡介
張永康:就職于中聯信息總部研發中心。
2010年度“總經理特別貢獻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