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老師:
孵化請注意溫度
文/ 李開娟
“人才”一直都是大家很關注的一個話題,但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人才”?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我們能讓“人才”真正的成才,成為棟梁,支撐公司各個體系、領域的持續壯大發展嗎?
中聯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而“醫院系統ZLBH構建培訓班”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員。該培訓班用以培養ZLBH平臺相關的崗位人才,為我們的ZLBH測試、基于ZLBH構建的系統實施、基于ZLBH進行的系統構建輸出可用的后備力量。
做培訓離不開的就是“人”,無論是一開始的培訓課程規劃,還是培訓過程中的過程管理,其實都是對“人”的一種持續關注。在本次培訓期間,讓我感觸最多的也就是“人”的成長。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可用之才,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只是讓其具備了先天的一點優勢。但最終發展如何,卻往往取決于我們的過程培養。
如同海龜蛋的孵化過程,溫度不同直接導致孵出海龜的性別。溫度高,孵出的小海龜將傾向于雌性;溫度過低,孵出的則傾向于雄性。我們培訓班還有一個名字,叫“孵化班”,我們也在做孵化的工作。在工作中各位“抱雞母”是否有注意到自己的孵化溫度呢?溫度高低不同,將直接影響成才的最終結果。
調溫
——認清品種,設置溫度
一窩鳥蛋有大有小,有鴕鳥蛋、鵪鶉蛋,是不是大家一個溫度孵化就解決了呢?肯定不是,他們有各自最適合的溫度。
培訓班的學員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學生,所有的認知都來源于課本,要能真正步入社會,投入實際的工作還遠遠不夠。他們有自己不同的個性和能力,有著滿是新奇的各種想法。
而我們做培訓班的壓力就在于,如何判定品種,選擇溫度。在培訓過程中需要持續關注每一個學員的學習動態,課堂上的表現觀察、考試成績的浮動情況分析、課后的溝通交流都是不可缺少的。根據不同人員對知識的接收程度和方法不同,對應的與其進行課后的輔導,為他們設定好最適合的溫度。
控溫
——適當加壓,控制溫度
雞媽媽蹲窩孵蛋可得小心,身體太重、或一不小心就會壓破蛋殼,但捂不嚴實又會導致雞窩溫度發生改變,影響了孵化的效果。所以,得運用適當的壓力,控制好溫度的變化才行。
對于學員們來說,無論是獲知課后考試成績通告,還是了解公司各個部門、崗位的情況,他們都表現出很強的壓力感。一方面,我們的課程安排較緊,要求各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要相對強一些。另一方面,整個培訓過程有著較為嚴格的考核淘汰要求。
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才會讓人有想要頂住壓力展現自我能力的欲望。但對于年輕人,如何能讓他們抗住壓力,專注學習,而不至于半途而廢呢?
在這次的培訓班中,就有一個學員經過兩次考試,都不理想,個人的學習進度和方法完全不能與培訓班的方式相契合。于是出現了中途主動提出離開的事情。
其實,比他差的人還有,但就因為無法適應培訓方式,無法頂住壓力而中途廢棄了,難免覺得有些可惜。事后,我們將他的離開,以及我們的培訓方式、壓力上的問題,與學員進行了講解和溝通,大部分人都還是表現出理解,也表現出很強的自信心。在后面的課程中,我們也注意與學員,特別是排名靠后的學員進行思想疏導,避免因為壓力無法緩解而帶來其他的問題。
對于課程學習方面的壓力,我們也考慮到課程安排過于緊張,導致大家前面的課程內容還沒完全消化,又要在下一課中去疲于奔命的情況。在與學員溝通以后,我們對課程進行了重新的分析,取消了部分非重點課程、調整了課程結構,將時間用來對前面的課程進行再次鞏固。在強調學習量的同時,我們更多的需要注意到學習質量的問題。根據學員情況適時的調整課程結構安排,確保學員對知識的有效吸收和掌握。
壓力是必要的,但得根據溫度情況進行適當配合調整。運用得當,就會事半功倍。
恒溫
——適時轉動,均勻受熱
雞媽媽孵蛋過程中會不時的扭動一下,其實并不是她腿蹲麻了,而是孵化過程中,需要適時的轉動下雞蛋,讓他們能均勻受熱,才能保證孵化出健康的雞寶寶。
在對學員的后期就業指導上也一樣,需要幫他們從多方位進行考慮和分析,尋找最適合他們的發展方向。
在為學員講解他們今后可能會流向的各個部門的情況時,發現大家很是關心部門的“變化”問題。擔心部門會不會沒有事情做,或則部門的經營方向發生變化之類的,讓我很是莫名?,F在的年輕人,風險意識很強呀。其實,這也是好事,說明大家頭腦靈活,想到的方面很多。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很好的為其打消對這些風險的顧慮,可能將會影響到他們在各個部門是否能安心工作的問題。
雖然,最終學員的流向是我們在分配處理,但還是會結合各位的主觀意愿做參考,找到最契合的那個人。
在前期對大家的宣導講解中,學員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壓力”、“風險”。年輕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顧慮?當時確實讓我感到頭痛。“害怕事情多、要求高,而做不好事情?”、“害怕變動帶來工作的變化?”,這些其實不應該是他們在現階段應該去考慮的問題。
在了解了大家的顧慮后,對其進行開導:“其實在你們現在這個階段,要與人拼業務、拼技術都是拼不過的。唯一能拼的就是‘年輕’。‘年輕’才有一切可能,不會害怕失敗。走錯了、跌倒了,完全有資本可以重來?,F在就是埋頭學習,吸收知識的時候。就算出現了所謂的風險,有什么關系呢?業務、技術、工作方法你都學到了,你還會害怕變化嗎?年輕更多的應該是去無畏的拼搏才對。”
同時,與學員一起進行逐個部門分析,了解各個部門的工作重點方向,業務、技術方面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各個部門對他們又有哪些針對性的培養規劃。這樣下來,學員心中便能更有目的性的去選擇他所期望的部門和崗位。
這個階段的學員,他們其實是說不出什么人生職業規劃的,做出的所謂選擇也不見得就是適合他們的。作為教員,就如同母雞轉動雞蛋一樣,需要保證均勻受熱。也就是需要我們幫助他們一起來規劃,多方位考慮,找到那條路的正確入口,讓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樹立良好的工作學習方法,遠遠比直接說讓他們去哪個部門、做某個崗位來得更為實際和有效。

中聯研發孵化班02期順利結業
為期一、兩個月的短期培訓,其實并不能帶給學員多少實際的全面技術提升。更多的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培養、工作方式的指導、以及工作技術的引入。所以,我們做培訓班首先就需要明確,我們本次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是做“孵化”工作,需要注意孵化過程中的溫度是否掌控合適,做好引入工作,給學員提供最好的基礎輔導和支持。如同種樹的過程,選擇好的種苗,挖好坑,填好土,澆注定根水。剩下的,就讓樹苗在環境中去歷練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