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聯做著人事工作
文/張春燕
.JPG)
2009年夏天,我來到中聯。一直從事著日常的人事工作,今年是第五個年頭了。當年的青澀、莽撞到現在的成熟、穩重,經歷了一系列的蛻變,猶如毛毛蟲到蝶蛹的過程。
上崗的第一個月,我延續往常的工作作風,發郵件依然采用公文化,程序化的格式與口吻,不到一個月就被分公司的同事投訴了,說我過于強硬,與中聯企業文化完全不符。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中聯的人事工作人員完全沒有其他企業的那份神氣,更多的是服務。就象中聯的企業文化中所說:“在中聯公司工作和生活中,周圍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客戶(包括內部客戶和外部客戶),中聯強調和自己的客戶構成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滿意甚至超出期望的服務是中聯服務客戶的基本準則”。從那以后,我一直堅持著“服務同事、服務公司”的態度,做著崗位上的工作,同時也得到了同事與公司的認可。
沒進中聯公司之前,我一直是HR軟件的使用者,遇到大問題小問題都交由軟件公司人員處理。從未考慮或接觸過它的流程設計、需求分析、易用性等。2010年,我接手了中聯HR軟件即BH人事系統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分公司人事流程設計、所有分公司數據初始化及相關的測試工作。這項工作需要具備人力資源方面專業知識、軟件測試類的常規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9家分子公司的大力配合。這些對于初來乍到的我來講都是一個挑戰,期間也因為畏懼拖延過,但在部門經理與分管領導的鼓勵下,我重新理清思路,制定執行計劃,一次又一次地與分公司、技術中心溝通,終于在2010財年底完成了所有分公司人事系統的啟用,同時編制了人事系統操作規范,給分公司人事助理提供了操作指導。
2012年,BH人事系統使用了兩年,其中流程、界面、功能都暴露出不少問題,將其優化成易用性強的人事系統成了我新的項目工作?;?010年的建立與日常維護的經驗以及幾年來與分公司技術中心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此次牽頭更多的問題是需求分析以及功能的創新。期間我組織學習了金蝶,朗新等專業HR軟件,收集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無數次需求討論和意見征詢,最終在2013財年初完成了BH人事系統的改頭換面,其中以“我”為中心建立的員工查詢平臺為員工查詢工資、考勤與休假、物資等提供了便捷。也是因為與BH的結緣,我在中聯做事的方式方法也日益走向了成熟。
中聯公司以人為本,一直以來都是粗線條方式管理員工,勞動人事制度方面一直不夠全面。從2009年的300多人發展到2014年的700多人,人員增長迅速,健全勞動人事制度也迫在眉睫,這幾年我先后承擔了《中聯勞動人事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規范》、《員工手冊》、《中聯考勤與休假制度》的建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降低了用工風險,并且為員工提供了執行依據。
員工體檢是我負責的主要福利項目,在哪家體檢中心體檢,體檢哪些項目看似簡單的兩個問題,我卻花了3個月之久的時間尋找解決方法。于2013年7月至9月走訪了八家大大小小的體檢中心,采集了上百條信息,咨詢了四位專業醫生后才得以完成體檢評估報告和體檢項目初稿。體檢評估報告幫助了公司的最終決策,體檢項目方案在2013年度體檢中執行,并得到了95%的員工滿意度。
2014年夏天,我依舊在中聯做著人事工作,依然堅持著“服務公司,服務同事”的態度。因為在我心里,我早已是中聯人。
作者是2013年度中聯之星優秀員工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