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造就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專訪江蘇中聯營運總監劉偉
他們,從急需打開市場的局面,到現在他們的付出在用戶那里累積了掌聲與認同。十年過去了,江蘇中聯從初識中聯與之并肩起步,到如今一起在追逐“健康”的道路上,秉承著“堅持”這個經營理念做事,他們說正期待這新一輪的巨變與挑戰!《今日中聯》編輯組與江蘇中聯營運總監劉偉深度訪談,深入的剖析他們的理念、故事、團隊,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中聯和中聯人,更深入的了解中聯不斷進取的精神和背后的故事。
.jpg)
《今日中聯》:江蘇中聯這十年來秉承的經營理念是什么?是在經營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劉偉:
回首過去的十年,如果一定要說我們是遵循何種理念或者說是秉承了什么樣的思想在做事的話,細想起來,倒還真有些混沌。開始與中聯并肩起始,當時的江蘇市場就已經活躍著為數眾多的一線友商同道,他們當中,有些要么是占著總部研發距江蘇近的地源優勢,給用戶造成后期應用時可能更為安穩的心理暗示或認同;有些則是前期在江蘇市場耕作多年并且已經收獲了一定數量的用戶和不錯的用戶口碑,這恰恰也是在江蘇做得比我們早得多的那些個友商,可以在當時江蘇市場呈一片藍海的大好局面下充分選擇客戶的原因所在,當然,這肯定也是與其產品特質相符、與其針對性服務策略相符。
而我們,當時幾乎無人知曉,也就更談不上問津了,我清晰地記得在中聯剛到江蘇市場,我們尚處在“初始化”階段時,那時候,同事之間彼此能做的或者時常提醒自己要做的,也就兩字——堅持!
因為,當時最首要的問題是打開市場的局面,能有個良好的起步,并期從中收獲信心,在接下來的這種尋求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也就注定了我們將面臨太多的挑戰,這當中種種的不順心、不愉快最后仍舊需要從內心找出這兩個字來給我們加油鼓勁,在不覺中,我們的付出,終于在用戶那里累積了掌聲與認同。這種來自用戶給予的褒獎特別的感受,真的是彌足珍貴,那種別樣的感受,甚至一生都值得你細細品味與珍藏。
十年過去了,我們如今都還在路上,這也是為什么我會認為“堅持”是我們從初識中聯與之并肩起步到如今我們一起在追逐“健康”的道路上。它已成為我們潛意識里一種精神。這種精神至今仍對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著很強的引領作用。
因為當你投身一個行業后,如果你再去花很多時間思考值得還是不值得的問題,我認為,就有點浪費時間了,“值不值?該不該?”這一類的問題,不是應在路上思考的問題,而應是在起步之前,你一旦上路,你的注意力就應更多地關注到如何把你腳下這條路走得平穩、你如何在這條路上可以收獲更多更好風景,這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經營或管理的問題。我想,這種堅持的動力、這份堅守的信念始終是貫穿并扎根于中聯江蘇團隊大部分人的內心的,因為,這十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在加入中聯這個隊伍,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見證了一些人在互相傳遞著這種精神并使之延續著。
《今日中聯》:縱觀整個發展歷程,江蘇中聯經歷了哪些核心關鍵點?在這些關鍵點發生了哪些變化或者出現了哪些問題?面對這些變化或問題,江蘇中聯做出了哪些關鍵性的調整?在當時取得了怎么樣的作用或效果?
劉偉:
回顧,在今天說來確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細想想,我們這十年在江蘇的發展歷程大致是經歷了以下的這些階段或過程:快速搶位、迅速定位、補差找缺、難抑急躁、回歸理性、苦煉內功、大膽驗證、尋求突破、主動出擊,審時度勢。
階段一:快速搶位
這是指在伊始階段,公司尚沒有精力做何長遠的規劃,既然認定了要走這條路,那么,首要面對的問題是生存,盡管,我們知道,企業發展階段有五說,即:初創期企業、健康的企業、成功的企業、卓越的企業、偉大的企業。但是,我們細想想,又有多少人能有機會與后面三個或二個有關系呢,這絕不是能力的問題,或許,還得考量你的運氣的成份,畢竟,你看現今中國,又有多少的企業能真正稱得上是后面的二者呢?又有多少人能有幸身在其中呢?所以,我至少是想過這個問題了,也認定自個就是一平凡人,以老實的心態去面對實際的事,可能更靠譜些。于是,我們迅速地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與我們認為可以搞定我們所承諾的一切(有限度承諾)的項目并成功地與之合作,這也是我們最終得以生存并能使我們現在還可以想象著如何可以使我們活的更健康的原因。
階段二:迅速定位
一個公司,一個團隊,不能沒有定位,中聯江蘇當然也不例外,在清晰地了解了中聯產品化特質及其后續可以提供的服務方式與手段后,我們果斷決定,在江蘇當時的情形下,我們的重點目標客戶是縣級及以下醫院,以確保我們的項目快速交付、實施滿意度以及后續服務可及性,實踐證明,這種定位,從現在看,應沒有什么問題。
階段三:補差找缺
在我們收獲了一些客戶,特別是一些縣級醫院的項目后,我們感到,這時對人的渴望,對語言共通的訴求是如此的強烈?;诖?,公司迅速與一些醫學院校接觸并成功招聘了既熟悉醫院業務流程,又有一定的軟件基礎的人員,這種措施迅速提升了公司內部的技術能力并在當時項目的壓力下形成了一種技術上內部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階段四:難抑急躁
隨著當時江蘇不少地方的二級醫療機構紛紛進行掛“二塊牌子”(基本醫療業務與社區公共衛生業務)的試點,而當時中聯還沒有專門的社區衛生產品與確定的研發時間表,確實曾有過急躁,當時這種急躁的情緒在公司內部都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似乎一度忘卻了之前我們曾一直引以為傲“HIS王者”的那份自信。這種思維,現今想來都覺得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階段五:回歸理性
在被那段急躁與低迷的情緒包圍了一段時間后,也確實靜下來思考過,不論當時的思考如今回顧是否深入而正確,但至少我們打破了當時悲觀情緒,提醒了我們要回歸理性,把各方有限的精力、能力投入到最恰當的、也最能實現的事情上來,在此思想引領下,最終得以成功拿下當時的江寧衛生項目。
階段六:苦煉內功
既然懂得并也親自見證了“不是你擁有全面的產品線你就一定能羸,你沒有全面的產品線你卻不一定會輸”的道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迅速找到能夠認同我們的產品以及服務理念的合作伙伴,在江蘇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突圍,同時也從當時的幾位公司骨干身上加壓,打鐵還要自身硬。也就在那個時候,幾位現今的公司管理團隊成員紛紛通過中聯的ZLCE較高級的認證,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當時幾乎全面在項目一線,有很強的實戰經驗。
階段七:大膽驗證
記得在參加中聯09財年會議上,讓我的眼前一亮的風景是中聯區衛事業部高調亮相。區衛事業部的兩位負責人當時面對各省渠道負責人,做關于中聯區衛的產品情況、發展方向、市場定位等介紹,他們在這吹風會上所釋放和傳遞的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聯江蘇)期待以久。于是,在接下來的當年,我們中聯江蘇團隊主動出擊、迅速謀劃,精心準備,正確引領,最終才得以與南京玄武區、南京鼓樓區、江蘇揚中市展開不同程度的區衛項目合作。
階段八:尋求突破
我們內部開會時,常常說到,會埋頭做事肯定是好的,可能也只有專注了,你才會把事做好,但若想做得更好,就要學會既要能埋頭做事也要能抬頭看天。中聯江蘇意識到,既然當初我們中聯在江蘇落地時沒有選擇“鳴鑼禮炮,鼓樂齊響”的開場,但今天我們已累積一定量的市場與用戶認知情況下,是該主動向地方主管衛生的父母官匯報我們這些年的成績,并表達我們有意愿、有能力在接下來江蘇的衛生信息化事業中可以擔當更多義務與責任的時候了,于是,我們相繼叩開了省廳及一些縣市衛生局的大門。
階段九:主動出擊
在2012~2013年的這兩年,經過前期多輪次復雜的各種測評,我們在全國近二十家參評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省廳最終確定的擔當國家發改委的“全省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信息化基礎項目建設”的四家公司之一。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中聯江蘇同仁付出了太多的汗水甚至淚水,最終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省廳組織的驗收,其中個別市縣還獲得了全省先進示范稱號。在2013由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共同組織的“國查”中,南京市玄武區衛生信息系統基礎建設榮獲全國評比第一名。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耀既是對中聯公司的認同,也是對中聯江蘇團隊這么些年來的肯定。
階段十:審時度勢
歲月悠悠,時不我待。如今,大家紛紛在說“大時代”“小時代”這些網絡熱詞,同時也引發我們的一些思考。大時代是什么?我想,如果我們聚焦我們所身處的信息行業,就會發現,很多的變化正悄然發生,一些新手段、新模式、新應用、新工具的出現,在助推并改變著我們之前的習慣與行為;而小時代,我的理解肯定是要與我們每個人的自身所處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范圍息息相關,但不論何種,有一點卻至關重要,就是,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把握好眼前正在發生巨變的大時代,那么,不遠的將來,我們今天所津津樂道的小時代也就將不復存在。所以,時刻提醒自己,讓我們的靈魂跟上這個大時代的腳步是多么的重要,因為,今天的我們,或許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巨變與挑戰!
《今日中聯》:從剛成立到現在,江蘇中聯已經有了一幫人在一起戰斗,現在的核心經營團隊是如何成長和形成的?核心經營團隊在現在的經營管理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劉偉:
老實說,目前說“一幫人”倒也沒有那樣的規模,我們還面臨諸多的問題要解決?,F有的經營團隊均來自于基層,是伴隨著中聯江蘇的成長一步一步地從實干中成長起來的,有著天然的地氣勁兒。如今的團隊,目前仍更多的投身于公司業務的運營面。
管理,包括我在內均有不少的缺乏,但正如前面與胡濤溝通時他也提及的:小公司,面臨的首要問題可能更多還是經營面、業務面。而所謂那些MBA課程中論述的管理手段或方法論可以參考,但絕不能唯以是用,可以把“管理”先放一放或在后面研究后試著施行。我們必要首先要弄清我們這個行業的真正特性,以及我們這個行業中、團隊中最為重要的“人”的要義。
《今日中聯》:從整個江蘇中聯團隊來看,你覺得這是一個具有什么樣氣質、特點的團隊?
劉偉:
可能是十年來我們一直強調“人品第一,技術優先”的用人思想,現在中聯江蘇的團隊,可以說,是個“技術流”團隊,說技術流倒不是說技術如何好,而是在這些人身上具備著工科生的理性思維與認真勁兒,這一點特別好,本來嘛,我們面對的用戶就是一個唯真與客觀的群體,所以,如果一定要用幾個詞來形容的話,可能這些可以代表:專注、質樸、奉獻、執著、偏內、友善。
《今日中聯》:和之前相比較,你現在工作情況、職責有哪些變化?你怎么看待這種變化?
劉偉:
早在兩年前,我就意識到如果我再在其中什么都想管,最終可能的結果就會是都管不好。從方法論講,這是組織行為學的范疇了,我和團隊商議后,認為我可以更多精力投在公司發展方向、公司人力(暫時)、重要外聯關系上,這或許我更能得心應手。這種變化是好事,也是必然,因為,做你喜歡做的事,只要方向沒問題,如果再加上堅持,就會愈來愈距各自所理解的成功都不遙遠。
《今日中聯》:你對江蘇中聯的未來怎么設想的?
劉偉:
前面也說了,其實身處這個分秒變化的大時代,我們的這個行業需要認真思考,我們中聯也需要思考,相信每個時期、每個階段我們的這個衛生信息化行業都有其特點與發展趨向。我們需要靜下來好好思考在面對未來新的業務伙伴日益成長的愿望與訴求,我們的產品策略、技術手段、行銷模式、服務模式、交付模式、可及的新技術等均要有充分的兼顧與合理的定位。也許前20年,成就了今日中聯的或許是那個時期的用戶、我們的產品化、我們的研發與升級策略、我們的渠道能力,那么,下一個20年會是什么?
盡管現在我不可能給出答案,但我們作為中聯人卻有義務去思考這些疑問或問題,還是那句話,只有關注了、思考了、用心了,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方案……
最后我想對《今日中聯》編輯部表達謝意,感謝你們給予中聯江蘇這次表達心聲與傳遞分享的機會!我愿引用一句歌詞向所有的中聯人表達敬意并結束這次的訪談——“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