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二院:IT治理體系建設
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信息中心主任 孫巖國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信息化建設始于2002年。2004年與重慶中聯公司合作,開啟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大門。2007年,大醫二院成為衛生部“全國首批20家數字化醫院樣板示范單位”。在醫院多年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堅持統一開發標準,消除醫院內部信息化建設的“信息孤島”,目前已經在大醫二院的全部醫療服務流程中實現了信息化。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了HIS、LIS、PACS、PIVAS(
靜脈藥物
配置中心)、臨床路徑、電子病歷、合理用藥、無線查房、無線護理、無線心電、移動點餐、預約診療、院內一卡通,OA系統等全方位的醫療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了以“遠程門(會)診、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放射線診斷”為核心技術支撐的遼寧省醫療會診中心。

一、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
1.硬件條件
目前醫院擁有小型機4臺,大容量存儲4臺,核心級高性能交換機4臺,扎實的數字化建設基礎,以及醫療數字化手段和理念在臨床醫療隊伍中的廣為接受,是我院建立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前提。
網絡主干采用光纖,支持千兆到桌面,住院樓宇之間及門診樓各樓層之間為光纖布線,國家標準的機房建設,單獨供電線路,配有20 KW* 4小時UPS電源、惰性氣體滅火設備。另外配備高效的網絡核心交換機、樓層交換機、POE交換機、防火墻、無線控制器、無線AP等設備來最大限度的保障醫療工作正常運行。
2.數據安全
醫院運行數據采用存儲級容災與數據庫容災兩種方式來保證數據的安全;存儲級容災采用HP-CA軟件實現異地機房同步復制,數據庫容災采用ORACLE數據庫的DATAGUARD模式;全方位保障醫院數據的安全。
3.軟件環境
自從2004年作為重慶中聯公司東北第一家三甲醫院的客戶,我們與中聯公司本著共同發展的目的不斷前行。先后用上了中聯的HIS,LIS,PACS,電子病歷,臨床路徑等業務系統,本著一體化的目標不斷改進,目前已使用中聯醫療信息化系統9年多,系統穩定,功能強大,成為目前我院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化建設亮點
1.多層級遠程會診 優勢資源互享
大醫二院憑借強大的數字化優勢,成功獲批遼寧省醫療會診中心,利用遠程技術手段,實現遠程視頻、音頻的無縫隙互動。與國內外先進的醫學院校及醫院進行合作,同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建立了大連首個國際神經病學遠程會診中心,與美國西雅圖瑞典人醫療中心、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進行癲癇等神經外科疾病的遠程會診交流,與德國奧爾登堡醫院進行肝膽外科遠程會診,同浙江大學附屬一院長期對各類疑難腫瘤疾病等進行遠程會診。同時,醫院的星海院區、鉆石灣院區、藍灣院區各個院區間以及數字聯盟內各醫院通過網絡直連,總院區專家定期對分院區、聯盟內各醫院的疑難病例進行遠程會診,避免了患者東奔西走,在家門口便能享受到國內外頂級專家的優質服務。
2.一卡通就診 自動化就醫更貼心
自助預約掛號、自助預約取號、自助繳費、自助充值、自助報告打印、自助查詢、與醫??ń壎?hellip;…患者只要辦張卡,就可在門診輕松完成以上自助服務,再也不必排隊等候,這個類似“支付寶”的信息化產物,就是大醫二院開通的院內一卡通系統。
院內一卡通系統是個支付平臺,確實有點類似“支付寶”,患者可將銀行卡與一卡通隨時互相轉賬,這樣看病時就不必帶著現金了,非常方便。但它又不僅僅是個支付平臺,它的更多功能在于,患者持卡可以預約未來一周內任意時段的專家診療掛號,實現醫院就診快捷繳費、檢驗報告自助打印等重要功能,再也不必排著長隊等候了,非??旖?。這個系統還能與醫??ń壎?,實現了用醫??ńY算的功能。
3.全自動發藥機 門診用藥機器發
把自動化發藥管理系統與醫院HIS系統實現無縫連接后,藥品的管理、發放等環節全面實現了信息化控制。發藥機取藥是由電腦控制的,比人工更精確;自動打印的藥品標簽,除了醫囑,對特殊藥品,還有需要格外的注意事項,如普伐他汀,“臨睡前服用,定期檢測肝功能”,這些信息會根據新增或更換藥品隨時修改,為的就是讓患者服藥更安全,更有效。
4.一個小“導彈”滿樓串 氣動物流傳輸系方便醫患
有了這個氣動物流系統,節省了時間的同時也保證了醫療安全。醫用氣動物流傳輸系統目前已經在門診大樓和新教學病房樓啟用,它是由一根鍍鋅合金管道作為媒介,將標本、單據、藥品等物品 放入傳輸瓶全程密閉,以8米/秒的速度快速、安全、準確達到傳輸目的地。在醫院ICU病房里,護士長于波深有感觸地說,夜間是病情變化最快的時候,有時候需要急查血液,醫生要根據血液結果調整用藥。以前他們需要打電話給送 樣人員,人員到來后雙方還要簽字核對,再將血樣送到檢驗室。這樣一來二去,必定要耽誤10多 分鐘的時間。送樣人員要為全院服務,所以報告拿錯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有了這個系統又方便 又安全,還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機會。
5.利用高清數字平臺 塑造健康管理品牌
大醫二院充分利用天途有線高清數字平臺,通過其受眾面廣,直觀、容易操作,距離百姓最近等優點,打造醫院自身獨有的品牌特點。 功能:
(1)實現預約診療足不出戶預約專家診;
(2)與居民健康互動 實現遠程門診、會診;
(3)普及疾病知識 搭建健康宣教的橋梁。
6.建設大連西部數字化醫療聯盟中心
隨著我院信息化工作的不斷地推進,我院的信息化工作已經由院內信息化走向區域信息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加強區域衛生建設,醫院實現和旅順口地區3家二甲醫院、9家社區(衛生院)的醫療聯網。目前實現的功能有:
(1)實現醫療資源一體化管理;
(2)影像診斷一體化;
(3)ECG診斷一體化;
(4)各聯網單位遠程會診;
(5)實現快速轉診、病源分配問題;
(6)實現健康管理中心建設。
我院通過信息化提高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大規模降低醫療成本和減少患者負擔的。實現各級醫療機構信息共享,解決區域醫療協同很難互通的諸多障礙. 我院的醫療團隊通過以大帶小、遠程醫療和強強聯合等多種方式,平衡醫療資源布局,提高區域醫療服務整體水平,實現新醫改提出的“首診下沉、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的目標,實現醫療公平,降低社會整體醫療成本,為新醫改助力。同時,通過遠程門診和遠程繼續教育,實現以診代培,提升社區醫生的整體醫療水平。
三、信息化建設治理方法
1.系統性能治理
目前醫院信息化的瓶頸在于系統越來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有些查詢和分析功能也越來越慢,雖然對一些報表通過oracle技術手段進行了優化,但仍然不理想,這是未來大醫院都將面臨的困擾,大數據處理勢在必行。大醫二院采取了一些措施:
1)大數據查詢限制在下午進行;
2)所有的自動刷新功能改為手工刷新;
3)將歷史數據與在線數據分離等方式來解決性能問題。
上述措施僅是權宜之計,未來需要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以空間取代時間的技術方式來解決眾多大醫院的大數據分析問題。
2、臨床功能治理
在中國的大環境下,大型公立醫院競爭極其激烈,如何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脫穎而出?除了關注醫療技術,醫療流程如何更合理,更人性化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也尤為重要,這些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我們醫院對于臨床科室提出的問題都記錄在案,分析其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通過管理方式解決,然后將臨床提出的問題轉化為信息的語言,提交給軟件公司。
對于一些問題,我們首先看是否有變通解決的辦法,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比如:檢驗危機值報警功能在臨床科室工作中非常重要,需求緊急,要求盡快實現,中聯修改程序需要時間,升級也需要時間,經過分析論證,與管理科室協調,使用中聯的提醒功能來暫時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功能實現后臨床科室反映非常好。這種變通解決辦法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接口程序治理
醫院除了關鍵的HIS,LIS,PACS等主要的業務系統外,還有其他的輔助的系統,接口很多,給醫院的信息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合理規劃接口極其關鍵,這也是我們醫院將要面臨的比較棘手的問題。
我們醫院要求所有的接口都要有規范,而且必須要有詳細的接口文檔,所有的SQL都要經過我們數據庫管理員的驗證,來保證其執行效率。對外接口規范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接口文檔注明具體功能,實現方式,實現方法,可行性分析。
-
具體的字段和注釋,注釋要按功能規范書寫,以便之后修改的工程師方便。
-
書寫測試文檔,測試文檔包括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性能測試是將接口涉及的所有sql在正式庫上進行分析,保證其執行效率;功能測試將涉及的功能用不同的操作方式來進行測試,并書寫測試文檔。
4、網絡安全治理
大醫二院內網和外網是嚴格分離管理的,內網只有一個出口,客戶端通過注冊表嚴格控制。所有的外網的文件必須經過兩次殺毒,由專門人員拷貝進內網,盡可能的來保證安全。
為此我們制定了關于網絡完全的管理辦法,比如:編寫內網機器裝機文檔,文檔中包括如何封U口,注冊表控制,用戶的建立等等,只要進入內網機器,必須按照這個文檔裝機。但是未來的網絡預約掛號,區域醫療,必然要實現兩網合一,網絡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問題。未來我們醫院會逐步按照三級系統評審的要求,構建安全,穩定的網絡系統。
結束語
信息化建設是推動醫院發展的有力武器。但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今后大醫二院將一如既往的與中聯這樣務實的公司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