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前一篇文章后一篇文章
焦點訪談→袁朝:做有智慧有意義的掌上中聯



袁朝:做有智慧有意義的掌上中聯
 

     10月24~26日,重慶舉辦了云計算博覽會,中聯作為兩江新區的高新企業參展。在這次展會中,中聯公司展出了最新的智慧醫療框架規劃和掌上中聯,那么新出爐的智慧醫療和掌上中聯到底是怎樣的呢?帶著一堆疑問,《今日中聯》編輯組與掌上中聯的產品經理袁朝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將希望通過袁朝的答疑解惑,為大家掀開智慧醫療和掌上中聯的神秘面紗。
 


今日中聯:在重慶市云博會上,產品中心代表中聯組團參加了展覽,展出了中聯智慧醫療,中聯智慧醫療包含哪些內容呢?
袁朝:
    目前,全國醫療信息系統供應商多達上千家,各廠商(以及各醫療機構)使用的技術架構、信息標準都不相同,造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系統的異構問題,一方面使醫療信息資源分散而得不到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服務難以整合,病人也無法直接享受到醫療信息化帶來的便利。這些問題單純依靠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在其基礎上通過構建開放式平臺來解決,中聯智慧醫療正是這樣的一個平臺。


    中聯智慧醫療包含了醫療衛生信息感知、獲取終端,醫療衛生業務處理和記錄系統,醫療衛生信息和服務整合平臺,醫療信息查詢和使用終端。通過開放式的服務和規范的數據接入,中聯智慧醫療支持異構信息系統接入,也支持第三方應用開發。通過工作站、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形式多樣的應用終端,中聯智慧醫療為醫務人員和醫療衛生管理人員提供靈活多樣的業務活動支撐工具。通過整合醫院、社區、鄉鎮、中醫、婦幼保健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信息和資源,以電子病歷共享為基礎,開展轉診轉檢、遠程醫療等跨機構、跨地域的醫療協作,中聯智慧醫療為患者和居民提供“無邊界”的醫療衛生服務。而目前已經著手開發的掌上中聯是中聯智慧醫療中的一部分。

今日中聯:做掌上中聯的由來是怎么樣的?掌上中聯能起到什么作用?定位是什么?
袁朝:

    做這個產品最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WebApp開發技術進行驗證,探索未來移動產品的開發方向,基于此,我們考慮了做一個獨立于現有主體業務的移動產品,為病人提供信息的查詢。

    最開始這個產品的名稱叫“門診病人查詢系統”,主要提供門診病人就診信息、醫院基本信息等查詢,后來又參考了其他的一些同類型產品,逐漸完善了功能并改名為“掌上中聯”。

    關于掌上中聯的定位,我們是從它的展現形式和服務對象來描述的:
        它是“智慧醫療”的客戶端;
        它是“醫療云”的服務載體;
        它能解決服務整合、信息推送兩大難題;
        它直接為患者提供無邊界、人性化的醫療信息服務。
 
今日中聯:掌上中聯的整體規劃是怎么樣的?有沒有分階段?目前的進展情況是怎樣的?
袁朝:
    掌上中聯規劃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病人查詢為主,提供就診記錄、處方、費用、報告單、就醫流程、醫院介紹、樓層分布、科室、醫生等信息的查詢。

    第二階段:以病人交互為主,提供預約掛號、自助繳費、就醫導引、滿意度調查、患者關懷的功能,不僅能使病人的就醫流程更便捷(如預約掛號、自助繳費、就醫導引),也能解決醫院的一些實際問題(如排隊問題、病人關懷問題、調查收集問題)。

    同時為了讓最終用戶可以通過一個APP連接到不同的醫院,我們還規劃了一個入口平臺,用戶可以按地區查找醫院或搜索附近的醫院,并自行選擇醫院。

    目前第一階段已經開發完成,正在進行第二階段功能的開發。

今日中聯:掌上中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袁朝:
    掌上中聯和ZLHIS、移動臨床等產品比較起來,有兩個不同之處:

    1、服務的對象不同。

    其他產品是提供給醫院內部使用的,即使存在一些問題,也可以讓醫院的領導層強制要求醫生和護士去用,再逐步改進,而掌上中聯是提供給個人用戶使用,我們和醫院都無法強制病人去使用,如果病人覺得不好,就可能再也不會去用了。所以對于產品功能、質量、易用性方面的要求更高,對于產品經理的要求也更高,產品經理的責任也更大。

     2、針對的問題不同。

    其他產品是解決醫院的業務問題,而掌上中聯更多的是解決病人就診感受的問題。目前門診就診時,排隊時間比就診時間長已經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普遍現象,病人怨聲載道,醫院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解決方法。而掌上中聯的預約掛號、自助繳費以及就醫導引等功能,正是為了解決排隊時間長的問題而開發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 開放的云平臺服務
    1. 集合多家醫院的優勢資源
    2. 通過統一的Web頁面實現掛號、預約、看病歷、查費用等
    3. 提供統一的標準接口,支持第三方開發和數據接入服務

  • 個性化的導醫服務
    1. GPS指引到預約就診的醫院
    2. 門診活動“下一步”指引
    3. 排隊窗口優化預約,到期提醒服務

  • 終身診療信息查詢
    1. 集成多次、多機構就診的病歷信息
    2. 統一的訪問入口
    3. 安全的權限控制

  • 讓病人與醫生平等對話
    1. 可隨時查閱診療信息和收費信息
    2. 提供診療結果幫助信息,解釋指標含義
    3. 改善“信息不對稱”處境,謀求平等對話

  • 主界面圖

  

 
今日中聯:掌上中聯后續的計劃是怎么考慮規劃的?
袁朝:
     2014年2月:完成產品二期功能開發
     2014年3月:完成產品二期功能測試
     2014年4月:進行產品試點(2客戶)
     2014年6月:完成產品配套文檔編寫及產品正式發布
 
今日中聯:這個團隊是由哪些人組成的?各自承擔什么角色?跨部門組織開發有沒有遇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袁朝:
    這次主要是產品中心和研發中心共同協作。

    產品中心的產品經理負責整個產品的功能規劃、對開發進度和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對產品文檔進行審核、項目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協調處理。其他成員分別負責對項目整體進行把控、導引部分業務數據提取的接口過程編寫、負責產品測試、測試及演示數據的準備、產品技術文檔編寫。

   研發中心的研發經理負責產品設計、制定開發計劃、服務器端搭建及網站接口實現,同時對研發人員的工作進行檢查。研發人員主要負責HIS交互的接口過程編寫、客戶端框架設計及客戶端一期/二期功能實現。
    
    雖然產品涉及到兩個部門的工作,但因為從開發移動臨床產品開始,兩個部門就開始協同工作,所以配合得算是比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兩個部門的工作方式會有所不同,各自考慮的重點也會不同,在制定計劃或遇到問題時,在處理方式上有時會存在分歧和差異,這必須進行充分的溝通,使雙方達成一致。

今日中聯:這次作為產品經理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袁朝:
    因為我從本財年剛開始做產品經理,對于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都存在欠缺,所以在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對計劃關鍵點把握不準,對整體規劃思考得不夠全面,對問題的思考不夠深入、不知道如何與研發人員溝通等。通過半年多時間的學習與鍛煉,也有了較大的改善,逐漸了解一個產品應該如何規劃,哪些是關鍵點,針對移動應用有哪些特點,如何與研發人員溝通等。

    本次云博會上也有很多人在聽了我們的產品規劃后,對這些功能也是相當的認同和期待,這也讓我對掌上中聯產品更有信心,當然前提是要真正的做好產品。

    “解決老百姓就醫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是掌上中聯的使命,也讓所有參與到掌上中聯的人的工作更加有意義。











   

九九热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