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前一篇文章后一篇文章
特別策劃→鄧春的故事

鄧春的故事

 

時間過得真快,彈指一揮間,進入公司已經是第20個年頭了。我從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實習生到現在已近不惑,人生中最美好的20年與中聯一起度過,夜深人靜時,再回首,往事仿佛近在昨日。
1991年,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當時公司缺一名寫操作手冊的人,胡濤就讓他的一個朋友介紹,而我正好處于實習期,就這樣我進入了公司。當時公司做財務軟件,只有幾個人,在寫操作手冊的過程中,慢慢地我對編程產生了興趣,于是自己動手開始寫一些小的例子,胡濤有空時也不時在旁指點一二。
 
1992年,第一次與胡濤他們合作開發軟件時就捅了一個大簍子。當時幾個人熬夜完成了一個庫存管理程序,讓我將程序備份后下午到用戶處演示,結果我將所有的程序都刪除了。當時把我嚇慘了,瞌睡一下子就沒了。胡濤連忙幫我處理善后工作,聯系客戶推遲演示時間,又讓大家再加班將程序編寫完成。這件事真是記憶深刻。
 
隨后,我又與大家合作開發了一些軟件,慢慢的我可以獨立開發一些單位的專用軟件,我也漸漸地從一個臨時的操作手冊編寫人員變成了一個軟件開發人員。
 
你一定聽過葉啟田演唱的《愛拼才會贏》里面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只要你肯努力去做,上天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1996年左右,隨著Windows操作系統的興起,公司也從UNIX轉到WINDOWS上開發軟件,而且產品也從財務軟件向醫院信息化方向轉變,編程工具與數據庫也隨之變成VBORACLE。當時兩種產品是并存的,我負責UNIX產品的維護工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管在哪兒都適用。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與思維方式,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不管你原有的知識是如何的豐富,只要不適應當前環境都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在新的變化面前,我沒有抓住機會,沒有學習VBORACLE。最終由一名研發人員轉而成為一名技術支持人員。
 

1998年左右,公司在HIS界站穩了腳跟,產品有不少的用戶在使用,對產品穩定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公司開始成立測試組,我也有幸加入其中。經過前幾年的沉淀,我自己的心態也進行了調整,積極學習醫院業務知識。由于最開始HIS產品主要是收費管理,與原來的業務知識重疊率很高,因此很快就在測試方面顯現出自身優勢。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世界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樣而已。 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
 
在任何領域,沒有誰不努力就能輕易獲得成功。很多成功人士不一定比他們的競爭對手聰明,他們只是比對手更努力地工作。
 
人都怕失去,沒有人不想得到,關鍵是要先付出。林偉賢老師說過一句話:人生是算總帳的過程,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當你成功的時候,老天會把你的一切都還給你。
 
 
 
 
 
作者介紹:鄧春,1991年加入中聯,于今已有近20年司齡,2010年度至誠功勛獎獲得者
 
 
九九热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