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前一篇文章后一篇文章
特別策劃→陳松林:十年南行路


十年南行路

文/陳松林

    

      離開自己生長熟悉的故土,離開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去到一個陌生而孤寂的地方闖蕩,的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而對于年輕的我來說,對外面新新世界的向往以及對自我歷練的渴望,掩蓋了對故土和親人的眷戀,伴隨我一路成長。

 

    出蜀南行

    十年前的那個季夏,忙完瀘州項目的我回到成都,被黃哥叫進他的辦公室,“陳松林,中聯現在業務發展需要人,愿意出去闖一闖嗎?”。“是出去支持項目,還是出去開拓新的市場?”我疑問到。黃哥的一番解釋后,我決定南下,剩下的事情就是告知和說服家人。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傳說以及天府之國的美譽,使得尤其我們身處成都平原的川人倍感地域及文化上的優越。小時候記憶中鄉鄰們的南下打拼,大多是為了生計,而我,除了生計,還有那一絲正在萌生中的理想。

    離開自己生長熟悉的故土,離開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去到一個陌生而孤寂的地方闖蕩,的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而對于年輕的我來說,對外面新新世界的向往以及對自我歷練的渴望,掩蓋了對故土和親人的眷戀,伴隨我一路成長。
 


陳松林-2004

 
    十年歷練

     初來南寧,我受不了南寧的熱、吃不慣廣西的粉、聽不懂兩廣的話,面對的是一片對中聯來說完全空白的市場。雖然實施過多家中聯產品,一開始我卻不會做演示,既然走出來了就沒有退路,既然決定要闖,就努力去闖。我不停的跟隨李偉一家家醫院拜訪、演示、交流,慢慢的熟練了一些,也更自信了一些。

    第一家簽下的醫院規模就很大,而且是三級醫院,但金額很低,卻是我們努力數月后的一個里程碑。欣喜的同時讓我有一種即將回歸項目實施的快感,進場后才發現南方醫院的業務模式和自己熟知中聯產品大相徑庭。但憑著自己一腔熱情,我還是計劃十天內啟用門診,由總部改就來不及,于是只有依靠自己那點僅有的產品和數據庫知識,修改存儲過程來暫時的滿足醫院業務,十天后的門診系統正常啟用,過程雖然很苦很累,但對自己來說,才是一場真正歷練的開始。

    一個人的服務部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服務部,于是我一面實施項目,一面組建技術隊伍,從一個人到三個人,從三個到七個人,能親自帶的就親自帶,技術跟不上市場了就停止開拓市場,新人招聘了沒人培訓就由市場部進行技術培訓。

    2004年孟夏,得知總部將發布ZLHIS+版本時,我毅然決定緊跟總部新產品腳步,率先對我們新簽的一家大用戶實施ZLHIS+產品,面對這個沒有幫助文檔、沒有操作說明的新產品,相比其他分公司,我們沒有多少用戶,也就沒有多少顧慮,唯有前進。項目接踵而至,實施卻力不從心,我們也曾經申請過外援,外援的支持不力也堅定了我們要走一條不等不靠,自我發展的道路。05年的ZLPACS產品推出,我們也是除總部外第一家獨立實施。后續的很多產品,南寧公司都成了先行者。

    2006年夏,我受命于總公司負責當時公司簽下的最大一個項目實施,南下廣東。已經把南寧公司技術隊伍帶到10余人的我,滿懷信心只身進入項目現場,帶領廣東的技術隊伍實施項目時才發現,項目沒有自己計劃的那樣順利,大項目把控能力的欠缺,公司產品的不完善,讓項目幾近中斷。在公司領導的重視,研發的大力現場投入下,ZLLIS產品推出,才讓項目得以繼續。這一年,除了自己身處的這個項目,更多的是對今后公司實施大項目的思考,回來后,自己的主要精力也由技術管理轉向了高級技術支持。

    2008年,大區模式成立,我更多的是協助李偉對于湖南、海南的市場開拓,貴州、廣東的支持,腳步也從南寧,邁向了華南幾省。
 
    2011年,海南省人民醫院中標,這應該是自己進入中聯9年來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省人民醫院,有了06年項目的經驗和思考,有了更加成熟穩定的產品線,也有了更加得力的項目團隊,我們的實施順利了很多。但自己考慮的已經不再是如何盡快交付這個項目,而是通過這個項目怎么給中聯貢獻更多,于是引入新版ZLLIS的現場開發試點,引入新版病歷的現場開發實施,雖然項目工期比預期的超出了一年多還未能驗收,但項目的意義和價值,已經遠超了我們在成本和時間上的付出。


陳松林-2012


    2013年仲夏,南寧公司管理變革,我全面負責公司的技術管理工作,這次面對的不再是當年的一片空白土地,而是100余家用戶,也不再是獨自一人,而是五個部門的80余人……

    南寧公司十年回顧時,李偉說我一句“背井離鄉”讓他感慨萬千,差點老淚縱橫。是啊,對于家人來說,我們都是離家在外十年的孩子,我們都有父母親人的日思夜盼,我們南下為了自己的理想,我們在這里耕耘和付出,也在這里收獲事業和家庭,這一切,為的不正是衣錦還鄉那一天么!











 

九九热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