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服務為導向”的團隊經營
——專訪中聯南寧公司總經理李偉
經過近10年的發展歷程,從蹣跚起步到健步前行,從2個人到近80人,中聯南寧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本期,《今日中聯》編輯組與中聯南寧公司總經理李偉深度訪談,希望能從中尋得南寧公司成長的印跡、理念、收獲,幫助大家深入的了解中聯和中聯人,更深入的了解中聯不斷進取的精神和背后的經營故事。

南寧團隊
《今日中聯》:今年正值中聯南寧成立十周年,舉辦了盛大的十周年回顧會,這十年南寧經歷了哪些變化?
李偉:
2003年,我和陳松林從重慶乘坐火車到南寧,中聯正式在廣西扎根。我們租住在匯宇花園,一個居民小區,客廳辦公、臥室休息,吃住辦公全在一起,中聯南寧服務部正式成立了?,F在回想起來,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幾個數字:兩個人,兩張火車票,一條毛巾,一把雨傘,一碗玉米糖水。那時候的艱辛,只有當時的每個人才深有感觸,可以說包含中聯人焦灼的汗水。
經過十年的奮斗,2009年南寧公司終于擁有自己的辦公場地,購買了德瑞大廈500平米辦公室,成為中聯第一個自己購買辦公室的分公司。我們多年不斷努力,適時調整經營路,已突破千萬大關。從各方面來講,目前南寧公司在廣西市場占有優勢地位。
《今日中聯》:南寧公司在中聯分公司也是先行者,這十年“以技術服務為導向”的經營理念是怎么發揮作用的?
李偉:
早期我們到了南寧,最主要的事情是開辟市場,中聯南寧前期的發展是相對迷茫與艱苦的,我們沒有過硬的后臺,沒有大筆的資金,沒有優越的辦公條件,有的只是想要做成一件事并為之努力的一群人。我們奔走于各市縣之間卻一再被拒絕,當時廣西的醫療信息化建設競爭相當激烈,我們通過努力贏得了容縣人民醫院、桂平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信息化項目。
到2005年的時候有了十幾家用戶,算是在南寧站穩腳跟。但是單純的不斷的賣產品之后發現,我們的技術力量遠遠不夠了。這之后我第一次有了停下來思考的觸動,主動停止市場銷售,為均衡良性發展鋪平道路。在我們這個行業,技術服務是根本,如果簽單越多,服務越是跟不上,公司倒得也最快,這也是為什么中聯始終堅持要有本地的實施服務機構。
2006年,南寧公司隆重舉辦了廣西用戶首次交流會議,正式在八桂大地吹響了中聯品牌的號角聲。到2007年的時候,我們開始做維護標準,客戶維護費收取標準全面執行,我們把所有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內容整理出來形成規范,并給客戶發出了一封郵件——《給客戶的一封信》,可惜現在已經找不到原文了。
2008年,我們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項目應用深度越來越深,都在用最新的產品。但人的思維有局限性,導致中間環節的溝通銜接出現了問題。于是我們分片區,片區內由該片區負責人全盤負責。這樣一來,人員倒是成長了,但研發、技術資源又出問題了。為了解決資源的問題,我們把研發的人抽出來,我還發給了胡濤一封郵件《關于公司未來的“三多“現象》,來討論從中發現的問題。
2009年到2010年,項目部和服務部正式分開,分別由陳松林和何海翔負責,主要研究項目交付的問題,在我看來項目交付不僅僅是項目部的事情。這一年,南寧首次突破千萬大關,到2011年我們的用戶超過100家,我們又開始重新思考新的運營模式:團隊經營。
《今日中聯》:南寧公司在經營思路上也經過了多次的調整,現在的團隊經營的想法是怎么得到的?取得了哪些效果呢?
李偉:
2011年,我們開始了一個人向一群人的轉變,希望經營團隊的每個人都能鉆進去,還能跳的出來。
一個方面是強調意識,早年求生存的時候,更多是我再想,大家照著我的計劃做,是否真正的理解是不確定的?,F在是希望讓每個人在意識上都能轉變,可以更多的更深入的思考,我們一度是隨時可以提出開會邀請來討論。
另一方面是強調體系能力,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團隊經營制,因為之前南寧的骨干們已經成長起來,在專業能力上都很不錯,但他們較少參與經營或者說較少考慮經營,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知道該怎么做經營?,F在是希望通過長期的團隊經營,形成良性循環,借助體系的力量正常運轉。同時,每年對經營團隊都有一次調整。
經營團隊中大部分都是老中聯人。陳松林是南寧中聯創立之時就在,他走的是從技術到管理再到技術管理的路子;何海翔,最初進入中聯后到蘋果縣人民醫院實施項目,當時實施壓力大,自己還生了病,我當時準備勸退的,但他強烈要求再要一次機會,很快的他就抗住了壓力成長起來?,F在他主要負責營銷方面的事務,我在溝通時跟他說過:”你一直做技術,做項目,現在做經營,技術服務是我們的根本,所以你做技術的人必須要懂得推銷自己。"方案中心負責人韋瑜,進公司才2年多,現在已經承擔起方案中心的運營職責,半年時間就清理了南寧公司的數據源,目前已經為指標分解、招人、培訓、項目實施提供了比較準確的參考數據。
《今日中聯》:在南寧十年發展歷程中,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李偉:
對于作為分公司的南寧來講,市場是一切的源頭,好處就不用說了,但壞處是會形成巨大的壓力鏈,這一點我們已經經歷過了。在HIS行業,我認為只有以技術服務導向、為客戶提供最優質服務的公司才能真正的存活下去。我們的經營不是看結果,尤其不是看數字結果。
我們通過十年的經營,在廣西擁有了最大的客戶群體。這些年現在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投入很多資金,但項目用不起來的醫院,或者三番五次投資去換系統的醫院,這些都太急功近利。所以我們選擇的客戶都是跟我們有一樣的理念:愿意一起合作,穩扎穩打,有做一個就必須能良好運行一個的想法。因為客戶也是要講緣分的,強求不來。
《今日中聯》:現在團隊經營制運行良好,你現在工作情況有變化嗎?這么多年來,你最認可自己的哪一點?你對南寧公司的未來怎么設想的?
李偉:
以前我出差很頻繁,現在我出差比較少了,目前通過團隊經營后,靠機構靠體系運轉的效率很高,問題只出現過一次。我們盡力在團隊中弱化“一個人”起到的影響作用。我最認可的自己地方就是發現問題的能力,找到問題根源的毅力,可能因為想的比較多。
現在最大的困惑是人員成長速度的太慢,當然這可能是我們這個行業都存在的問題,他們都需要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來成長。未來,我希望南寧公司能夠從團隊經營制到崗位責任制,再到崗位任免制,讓崗位能持續的發揮作用,而不僅僅是靠某一個人,這樣才能走的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