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前一篇文章后一篇文章
特別策劃→簡單的活法——讀《活法》有感

 

簡單的活法

——讀稻盛和夫《活法》有感

文/張文韜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個顛覆性的啟示—— 一個以“遵循常識”、“利他律己”、“尋找真我”作為人生準則的人,也能在這個“兇險”、“殘酷”、“貪欲”的商業社會中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如何能取得這樣耀眼的成功?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問自己。

    若是用我多年以來形成的庸俗世界觀、價值觀來看,是無法解釋的,也解釋不通,若非有“京瓷”、“KDDI”這樣鐵一樣的事實擺在眼前,我是斷然不會相信的。

    其實,這是我第二次讀稻盛先生的《活法》,買這本書的時候是2009年,當時選書也是漫無目的,看見南懷瑾的書評就買下了,拿到手的時候,便翻看了一些。第一感覺,書中講的道理實在是太淺顯了,很是像孩童時讀過寓教于樂的故事書,那時我心氣高、又疑心是作者的裝X之作,專門糊弄我等小生的,草草翻了便看不下去了,只記得稻盛先生除了開公司之外,還會業余當當和尚,挺有意思的。

    直到幾個月前,H那次邀我們幾個出去吃豆腐魚,他隨身帶了稻盛先生的書,在車上聊時便提到了,他極力的向我推薦,說是書中提到的東西和中聯的企業文化非常像,只是稻盛先生執行的比較徹底,所以才能獲得現在的成就,他的神情如獲至寶。我當時就有點懵了,隨即就意識到,我和他看待同一件事物,居然得到的是天壤之別的感受,這莫非是就是我和他之間的差距——他看到了我看不到的東西。

    如此之后,我反思良多,我一直以來的自大、蠢鈍、多慮導致我對于簡單的道理、簡單的事情,總要經過多重的分析,慢慢才能將其統一到我已有的世界觀、價值觀中,然后在小心翼翼的滿足我卑微的虛榮和自尊后,才能從內心中真正的接受。導致很多有益于內心成熟、有益于自身成長的機會都從身邊溜走,被內心所抗拒。

    其實由于開發BH的原因,敏捷的主要人員都和H有過一段比較長的共事時光,中間也有過很多次的促膝長談?,F在回想起來,中間他跟我們講過很多的故事和事例,其中有很多是他想傳遞的工作閱歷、作事經驗,也有生活中的趣事,而我封閉的心態,不知覺的抗拒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對“馬老師”倒是印象深刻的緊,得不償失啊。

  此次重讀《活法》,從心態上就改變了不少,把心門完全敞開去接受一位老者的諄諄教誨,心中少了抗拒的煩躁,就多了不少領悟的寧靜。

遵循常識

    稻盛先生書中開篇中提到他27歲創建京瓷公司的時候,在經營方面是一個門外漢,非常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所以當時在無計可施、素手無策的情況下,他就給自己制定了常識性的簡單原則,“不撒謊,不給別人添麻煩、要正直、不貪得無厭、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這些都是孩童時,曾經受過父母、老師的教導,但隨著長大逐漸淡忘的簡單規范,這些常識性的為人、做事的準則。

    在京瓷公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都是簡單的標準,通情達理的原則,也就是可以遵守的原則。我確實感覺到在長時間從事一項事業的時候,事業的形態和階段會隨著環境變化、時間的推呈現出不相同特點,但是由于這些常識性簡單原則的存在,才會讓人不至于迷失。

    這些話,就像“吃多了會撐,不吃會餓”一樣,是世間簡單但卻恒定的真理,但是卻常常被人忽視,更別要說踐行了。最后出現很多大的企業一夜之間消亡,一些商界領袖的迅速隕落,令人扼腕。輪到事后總結的時候,或多或少都犯了常識性的錯誤,最后當然也就領教了常識性的失敗。

    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但是越接近真理,踐行就會越困難,如何能讓我修煉出簡單的內心,因為越來越感到越簡單內心,越是強大、看似簡單的常識也非常的具有力量,可以為我在迷茫中指向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心向往之。

    在想掙快錢的時候,想想稻盛先生的話“只有自己辛苦賺取的錢財才是真正的利益”,這又是多么簡單的常識啊。
 
利他律己

    稻盛先生的這一條理念,讓我非常的折服,其實回頭來思考“公司”這個東西為何出現,是因為要攝取利潤嗎?稻盛先生的觀點是因為有市場,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什么?就是先利他再利己,公司存在的價值,就是能為客戶持續的帶來價值,然后再從客戶那里得到回報,獲得合理的利潤。

    一個以“利他”為核心價值觀的公司,從常識上講,也最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也能夠獲得自身的長遠發展。利潤是“利己”的直接表現,是公司生存的基礎,但是公司的存在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攝取利潤,就像“吃飯”是人生存的基礎,而人的存在不是為了“吃飯”一樣。

    “利他”是“利己”的基礎,誰為先后的問題,同時這也是一個公司的根本價值觀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中聯的“服務客戶”這條理念,不證實是暗暗契合了這條“利他”,換一個角度說,這條理念在中聯的踐行深度,應該和中聯今后的發展長度有著緊密的關系。

    “律己”為“利他”,“律己”我將其理解為“克己修身”,或是稻盛先生的“六項精進”,在中國的哲學中,“修身”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非常強調人的不斷自我審視和自我完善,成長的關鍵不正在于此么。

    同是“利他”,但是不同能力和境界的人,可以做出的事,便大不相同,懷揣著“利他”的恒心,不斷積極接受生活和工作的磨礪,在過程中修煉提升,才能做出與他人不同的貢獻,讓自己的靈魂比之前崇高那么一點。

尋找真我

    “真我”,字面意思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什么?我想應該是純粹的,是內心深處的聲音,關鍵是你能不能聽到這些聲音,接受他的指引。

    我認為首先應該做到的應該是“打開”和“放下”,將平日中自己設置的防線盡量打破,不因“驕傲”、“虛妄”妨礙到自己去接觸到內心真實的聲音。在參加培訓班之前,填寫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到為什么要參加這次培訓,我寫到“為了更加打開自己,讓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這確實也是我的內心中的真實想法,想到畢業這么多年來,自己似乎把自己放在一個特殊心理位置上,不能下,但是也上升的非常有限,想要再進一步就顯得非常困難,我確實需要指引和幫助。稻盛先生,以他的諄諄教誨,為我打開了一條小縫,讓我窺見了,“真我”視野中的遼闊和廣博。

    真我存在于我們的心中,只需要去尋找、通過不斷的對話和修煉,剝去外層的假象和偽裝。真我是我們內在動力源泉,我告訴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他會反過來激勵你,為你提供源源不斷地能量,因為一切皆處于本心。

    聽從內心的召喚,并心無旁一的堅持,就能到達心的彼岸,做一個純粹的人,此生何求?







 
 
 

九九热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