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EMR: 新病歷 新模式
經過近10年的發展歷程,ZLHIS電子病歷將引來一個新的轉折,歷時1年多的新版電子病歷研發已經進入尾聲。本期,《今日中聯》編輯組與中聯新版電子病歷的產品經理、研發項目組成員進行深度訪談,希望能幫助關注中聯和電子病歷的人士挖掘到最新鮮的一手信息,更深入的理解中聯新版電子病歷,以及所帶來的新模式和背后的故事。
《今日中聯》: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發新版電子病歷,這個決定的初衷是什么?
張險華:
首先是因為中聯趕上難得的機遇。隨著國家醫療政策的深入改革,醫療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快速上升,HIS行業的關注點已從臨床應用轉向臨床質量管理。2010年衛生部提出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方向,市場上涌現出許多的病歷信息系統;ZLHIS的電子病歷最早產生于大約十年前,約在2003年定型并使用至今,必須一體化應用與艱難的質量監控制約了ZLHIS電子病歷的推廣應用;機會與挑戰激發了中聯人的熱情,ZLEMR應運而生。
另一方面是中聯面臨嚴峻的挑戰。2011年7月,正值重慶盛夏時節,公司組織了市場、售前、售后、研發等各崗位人員進行頭腦風暴,探討電子病歷的發展勢頭、我們在這種競爭中所處的地位、面臨的威脅。經過觀點、視角的交換和深入討論,讓參與的人員看到了,中聯在這場競爭中的弱勢、被動之處。如果中聯沒有新產品以應對相關政策,市場可能出現被競爭者蠶食,進而取代ZLHIS的核心地位,這是事關生存的挑戰。
因此,中聯新版電子病歷項目組于2011年8月成立,研發負責人周韜擔任項目經理,我擔任產品經理,進入前期技術論證與儲備階段。2012年3月,中聯新版電子病歷正式進入開發階段。
《今日中聯》:新版電子病歷研發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期間經歷了封閉開發、Bata版實施,這段時間是怎么過來的?
張險華:
現在看封閉期間,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同床異夢,混天黑地的惡戰”。為了全身心的投入新產品的研發,我們6個大男人住到了一起,在公司邊上小區租了房作為項目組辦公基地,這一住就是3個月。
可以想象,要在三個月內完成一個復雜的產品開發,時間該有多么緊張。進入封閉開發時,我們只有一個大致框架,沒有具體如何實現,這就催緊了項目經理的時間。通常是上午編寫的詳細設計,下午就要與對應研發人員講解實現細節,大家一起討論,晚上補充詳細設計,因為我們需要根據詳細設計開展工作。
所以我們通常的業務時間是早上9:00--晚上12:00,因為大家覺得夜里很安靜,更能進入工作狀態。凌晨2點起床上廁所,時常能看顯示器前有人在不停的敲打鍵盤,緊張的時間安排讓我們“忘記”了周末,周日回家與家人團聚同時調整睡眠。當然我們希望早點解除封閉回家,但是更希望早日達成項目預訂目標。
緊張的工作之余也有很多趣事,有次韓洪半夜突然夢里大叫,把同床的秦文嚇醒后一直沒睡著,可能是白天討論過事情,心里念念不忘,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為此秦文用打呼予以“報復”,韓洪也嚇得夠嗆。
今年8月中旬,丑媳婦要見公婆了,新版電子病歷迎來第一位客戶——海南省人民醫院。頂著項目和客戶的壓力,我們來到了充滿“未知”的海南;我們工作的場所是電話不斷的信息科,我們的任務沒有變,那就是項目出成果。海南的陽光很充足,讓人感覺不到夜晚的來臨,我們常常與夜市燒烤攤一起收工。
9月產品正式上線, 首期上線就是9個大科室,產品進入密集發布期,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發布一次。為了保證醫生第二天能正常開展業務,每次發布后我們都要仔細反復測試。有幾次發布后出現異常,項目組一起找原因、想辦法,直到異常得到解決,最遲的一次是凌晨2點回住處睡覺。雖然工作很疲憊,但醫生每反饋一個問題,讓我們感覺離項目成功又進了一步。
9月底,項目終于進入正常運行期,項目組成員到三亞感受了海鮮吃到飽,費用卻很少的大海饋贈。
《今日中聯》:新版電子病歷能給我們的用戶帶來哪些真正的改變和好處呢?
張險華:
開發新版電子病歷的決定自發布后就倍受各渠道關注,其實是大家非常想知道新版電子病歷能滿足用戶哪些需求、有哪些亮點,能給使用者帶來哪些實在好處。
1、解決當前及未來政策所需
新版病歷在設計之初,我們為將來可能政策需要的接口,專項分析了HL7、衛生部《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確保需要接口時能按相應接口實現最小粒度的無縫對接,讓未來的區域化共享電子病歷成為可能。符合《電子病歷基本規范》其中要求的對病歷復制的限制,審訂記錄雙刪除線,而這兩項政策要求,當前市場上大多數廠商沒有做到。
2、滿足苛刻的質量管理要求
在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醫療質量起到了主導作用,而病歷質量監控是醫療質量重要的一環,新病歷為客戶這一需求做了充分的考慮。新病歷支持已寫病歷內容自動提取,病歷書寫在線檢查功能。產品安裝缺省提供自動提取的數據項,在線檢查功能的數據檢查項,同時支持自定義提取項、自定義檢查項,經過靈活設置即可滿足不同醫院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3、解決歷史問題
之前ZLHIS病歷不能有效進行大面積推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必須與ZLHIS標準版一體化進行,HIS如果不是中聯,就會給使用者帶來麻煩。而新病歷解決了這一問題,新病歷可以獨立運行,實現沒有ZLHIS也能正常開展工作;同時新病歷已經與ZLHIS實現無逢對接,無需數據同步,實現醫生工作在醫生站中“一站式”完成。
ZLHIS病歷有著一些讓使用者詬病的歷史問題,比如文字不能兩端對齊,打印表格不清晰,表格應用不成熟。這些問題在新版中得以改進。一些新的易用功能也讓人眼前一亮,比如組合語句,專用片段、簽名印章、醫生任務。為確保產品不能落后于人,我們專項分析了當前各大病歷廠商的產品功能,最終政策優先、功能全面、易用成為新病歷開發的方向。
《今日中聯》:新版電子病歷對中聯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張險華:
新病歷的出現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全新的模式,融合與獨立并存。融合能體現一體化,給醫院帶來管理的便利,獨立能讓潛在的中聯用戶提前感知中聯產品的易用性。
在醫療信息化建設開展已有十幾年,一些大型醫療機構建設時間很早,使用過一些全面的信息系統,東部省份尤為明顯。因此這些醫療機構在考慮新業務系統時,會提出不能對現有業務造成沖擊、不能影響正常業務開展,而新病歷正好滿足了這一些需求,這樣讓新病歷進行大面積推廣成為可能,將非中聯用戶變成中聯用戶成為可能。
新版電子病歷的開發歷程、從項目組建到開發模式,展現了原有ZLHIS體系沒有的現象:研發資源來自中聯各研發部門,研發體系不同于ZL體系的管理模式,產品體系既可獨立又可融合,這種全新的產品形成機制給中聯帶了新的希望與活力,這也是價值所在。
《今日中聯》:你作為新版電子病歷產品經理全程參與,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張險華:
現在來看,整個研發期間封閉開發能讓人成長。項目組成員的親密接觸讓世界更和諧,因為吃住在一起,很快能了解對方并產生信任感,交流溝通更是暢快無距離,工作效率極高。
另外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讓菜鳥快速成長為熟手。項目用到了.NET三層架構、XML存儲、XPATH、XQuery,有些是我們之前沒有接觸或掌握的。但因為項目急需,項目成員各自快速自學,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及方法,在經歷這樣高強度的研發項目后,菜鳥也能成為熟手。
我渴望成為一名項目經理,但我知道那很遠。通過這次項目開發,讓我意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項目經理,至少需要具備的職業素質:時間控制、階段任務、持續推進、關鍵點把控、事務前瞻、嚴謹、全面關注,大到產品應用模式,小到生活吃飯,個人情緒控制,保持克制力。
經歷過長時間混天黑地的惡戰,高壓力下工作,我不再懼怕高壓,因為我對它很熟悉;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我的人生和生活才能不平庸,才能算得上多彩。
《今日中聯》:我們還采訪了新版電子病歷研發項目組成員們,他們也分享了各自的感受。
ZLEMR項目經理周韜:
新版電子病歷的誕生可以說是歷經艱辛,從項目論證立項到團隊組建,再到設計驗證和編碼實現,前前后后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四個月封閉開發的洗禮和一個半月現場實施的錘煉,終于可以看到成型的產品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接觸到了新的設計思想和技術,還形成了我們這個緊密配合的團隊。
到海南去之前,各方面都還沒怎么準備好,那時大家心里都沒有什么底,但都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按時完成,順利上線,為了這個目標,大家加班加點、通力配合,舍棄周末、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最后的結果證明了團隊力量的強大。
同時我也感受到,要開發好一個新的產品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趙師反復提煉設計,產品的構架可能支撐不了未來的應用;如果不是大家反復編碼測試,對新的技術的掌握就沒有這么熟練;如果不是和一線客戶直接接觸,大家對應用的感受把握就沒有這么深刻。
現在新版電子病歷還有不少正在完善的地方,要正式推出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相信它將成為公司又一個重要核心產品,同時也從中看到了新的產品開發的希望。
ZLEMR項目組成員范?。?/span>
我又一次全身心投入到一個新產品的研發,經歷了產品從無形到有形、從內部驗證到實際應用,也經歷了開發團隊從剛組建到一同工作、同吃住的一個戰斗集體,大家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為著相同的目標并肩戰斗。
我不僅在技術和經驗等方面得到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收獲了一幫兄弟——有擔當并細心的周韜、踏實而又不失風趣的華哥(張險華)、總能帶來歡樂的秦總(秦文)、時不時迸出兩句經典語錄的孫連博、愛耍帥扮酷的90后韓洪、剛升級當爹正痛并幸福著的廖永、熱情并總是掛著笑容的小岳岳(岳華良)??傊?,作為研發人員,這些都是一生當中都難得有一回的寶貴經歷!
ZLEMR項目組成員韓洪: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從一開始參與這個新版電子病歷開發到現在,其實感受挺多的,各種酸甜苦辣包含其中。封閉階段時,由于自己的經驗不足,導致許多事情都完成得不是很好。時間短任務緊,有時候一直糾結某個問題,導致無法盡快完成任務,就覺得自己能力有問題,覺得壓力有點大。
不過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使得自己變得更加抗壓,變得更喜歡去突破自己。當然也有比較開心的事,在那段激情四射的時間里,我們每個人都從不熟悉走向熟悉,開始無話不談,SLB總是不經意間講出些幽默的事,頓時大家笑個不停,還記得吸管的故事嗎?還記得搖一搖嗎?還記得自己22歲的生日也是在那里和大家一起過的,晚上一起吃飯喝酒,非常的開心?,F在回想,那幾個月的磨練對我技術和各方面能力上都是一種極大的提升。
ZLEMR項目組成員廖勇:
通過新版電子病歷的研發,讓我體會到中聯博大精深的企業文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保證客戶滿意的基礎之上,不斷的精益求精做到超出客戶的預期,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戶滿意度。
ZLEMR項目組成員岳華良
在新版電子病歷開發的前期,我有幸作為其中一員參與進來。記得剛到這個小組的第一天,周韜就我的工作內容和我進行簡單的溝通,下午又安排趙元禮專門給我和廖勇講解整個電子病歷系統的架構模型。說來慚愧,那時的我連周韜和趙元禮是何方人物都不甚了解。這一幕好像就發生在不久前,可是轉眼間我們的新版電子病歷系統已經在海南省人民醫院穩定的運行了好幾個月了。
趙元禮曾經告訴過我一個概念,要將新版電子病歷打造成一個精品軟件。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我十分吃驚。因為在我自己的印象中一款軟件只有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的概念。而我們期望的結果是一款精品軟件。何謂精品?經過這幾個月的工作,我終于有了點模糊的印象。我們的新版電子病歷系統不僅要滿足能用、好用,還應該提供更多。這又和中聯公司的企業文化不謀而合:“提供滿意和超出期望的服務是中聯服務客戶的基本準則”。原來這款產品不僅是一個病歷系統,同時也是我們企業文化的寫照。
中聯敏捷秦文:
新版電子病歷系統經過前期的嚴謹可行性技術驗證、評估,中期的詳細設計、方案調整,后期的現場試點實施,終于走到了即將產品交付的階段,其間經歷過多少挫折、多少興奮,唯有自知,頗為欣慰的是不辱使命和吃過的牛肉豌雜面了。
解決方案中心孫連博:
經過了長達幾個月的封閉開發,不但增強了項目成員的彼此了解,而且學習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甚至沒有接觸過的技術和方法。雖然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不過我相信,新版電子病歷一定會越來越好,達到最初設計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