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后一篇文章
刊首語→什么是人才?



     什么是人才?

     

    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公司、不同人員對其都有不同的定義。公司的人才觀一定是與公司的“基因”相吻合。 “德才皆備”是中國企業對“人才”的基本概括,在不同公司卻有不同的解釋,以下是我對“德”和“才”的膚淺看法。

    自古以來“道德”就是中國人才的主要衡量標準,至今依然是很多公司擇人的基本準則。“德”包含道德、品行、操守、眼光、見識。具體可以體現在:

    仁:具備“愛人”之心,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也為己。中聯企業文化中的“保證滿意”、“超出期望”、“合作共生”的內涵是“仁”的具體表現;

    義:有公正合宜的道理及行為,明辨是非,“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計其利害;在別人危難時出手出頭,樂于助人。大義之人必有遠見卓識,不為私利、小利、近利所動;

    信:真心誠意、純真樸素。誠信之人真誠、率直、一諾千金、踏實,值得信賴,中聯企業文化中的“誠實正直”要求以真實的心態對待工作,誠信守諾;

    勤: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天道酬勤,刻苦鉆研,勤奮工作,不斷進取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勤奮之人必兢兢業業、腳踏實地、恪盡職守、一絲不茍;

    韌:頑強的毅力,堅忍不拔的勁頭,長期專注于事情本身,面對挫折失敗不氣餒。中聯公司所處的行業性質決定了必須具備更持續的專注力和更強大的抗壓力。

    “才”包含才干、能力、本事、學問、資歷。其具體體現有:

    智:能辨別事物的本質,觀一葉而知秋。智者能融會貫通各種知識,理智客觀分析、看待問題,能由表及里剖析事物本性,找出問題實質、發現事物規律、找到破解辦法;

    能:才能、技能。能力千差萬別,每個人各有所長,但工作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不可或缺,同時溝通能力、計劃執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總結反省能力、創新能力、團隊激勵能力等是中聯公司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

    學:指知識、資歷。在專業知識精深的基礎上擴大相關知識面,T字型知識結構人員是企業需要的人才;知識不等于學歷,知識擁有者需要具備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善于學習的方法;資歷中積累的正確經驗與錯誤教訓都是下次成功的基礎。

    “德才皆備”之人是任何企業所期盼的,也是可望而難及的。如何取舍?古人說:“與其無德而近于小人,毋寧無才而近于愚人”,德大于才,因為“德”好比水之源頭,“才”好比水之波浪。所以也有了現代企業家牛根生的用人標準:“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既然難有完美的人才,用人觀也就千差萬別了。個人比較推崇的觀點有:

    量才適用:“世人聰明才力不甚相懸,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用人者審量其宜而已”。用人要因人而異,注重人才的適用性,結合不同人的專長及特征,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專長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做出不凡的功績。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

    琢玉成器:“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磨礪而成”,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皆為后天所造就。所以“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等等都是人才成長的必須過程。
   
    綜上所述:全才難求,用才避短,成才必嚴。














九九热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