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文/西安市中醫醫院信息科主任 皇甫宜娣
Voice:
由于信息化是一個優化醫院管理流程、調整關系的重要手段,醫院的管理矛盾都暴露在醫院信息化中,最后信息化成了所有問題的替罪羊。醫院要搞好信息化與管理的結合,這是非常重要的。
|
根據新醫改對醫療信息化建設提出的要求,找出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國家政策與法規支持力度不夠,標準化水平低制約信息共享,管理與信息化的矛盾,資金支持力度不夠,缺乏高素質、高水平技術人員,設備陳舊維護量大,系統的安全性差,對信息部門不重視等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是現代化醫院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它不但包含著人、財、物的管理信息,同時也支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個醫療、教學、科研的各種活動。它的發展體現在三個方面:1、是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主要是滿足服務管理層的需要;2、以臨床為中心,主要是滿足醫、護、劑、經管等各業務科室的需要;3、以服務病人為中心,是以滿足患者為前提。
一、新醫改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要求
新醫改將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四梁八柱構架中八柱之一。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逐步實現統一高效、互聯互通;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絡平臺;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是新醫改對醫療信息化建設提出的要求。
二、我國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所存在問題
盡管這兩年國家加大了衛生信息化的投入,各地醫院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發展形勢令人鼓舞,但由于醫院信息化的發展受國家政策、管理模式、業務流程、人員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下面我想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
(一)國家政策與法規支持力度不夠
醫院信息化的推進不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發展和推進醫院信息化,離不開好的宏觀環境。醫院信息化不僅需要各級醫療衛生部門的參與,更需要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政府推行的各種制度往往具有各自為政的特點,相互之間缺少統一性和協調性,單個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使各地、各部門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無法可依。
在醫療信息管理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涉及法律依據問題:
?。?)涉及網絡管理過程中的法律規范問題
我國的信息安全立法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未形成一個具備完整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的法律體系。隨著醫院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涉及的范疇正日益擴展,影響因素也在逐漸增多。如有的網絡監管處于無序狀態、利用網絡系統犯罪、未經請示擅自拆卸和變更網絡通信設備設施等,給醫院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涉及電子病歷應用過程中法律依據的問題
門診病案記錄著患者歷次在門診就診時的檢查和治療情況,住院病案記錄著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病程記錄、診斷分析、診療計劃和護理記錄等一系列在院診療過程的情況。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醫務人員都將全部實現利用計算機完成上述過程的記錄。這些記錄雖然能滿足醫療、護理管理和應用上的需求,但是,都涉及到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的問題。對醫院信息化來講,存在法律行為規范的約束和法律依據的空白問題。
?。?)涉及簽名的問題
醫療護理質量管理過程需要責任人的簽名;各種檢查申請單的申請醫生或承檢人簽名;醫療護理執行過程中直接責任人的簽名;三級檢診、三級質控相關人員的簽名;對實習、進修人員書寫的病歷由帶教醫生審閱、修改和簽名,以及各種知情同意書上的簽名,在傳統條件下,上述簽名都是在紙張載體上及時審簽;而在信息化條件下,雖然能實現電子簽名,也涌現出一些第三方的CA認證公司,但是,多數是數字認證做的是結果認證,過程認證還處于起步階段。
(二)標準化水平低制約信息共享
由于醫療市場的開放,國營、民營、外資、???、綜合等各種形式醫院的并存,加上各個醫院的工作流程、理念的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導致系統開發商為各個醫院開發的系統都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開發商的產品,在不同醫院間都存在不可互接的可能。商品軟件從信息表達的分類代碼,到信息處理的流程、接口、習慣、算法直到報表的內容、格式均缺乏統一的規范與標準,這樣就造成多種系統平臺和非標準信息格式,嚴重阻礙同行間及行業間的信息交流。
目前,HL7、ICD10等編碼和規范以及各類數據庫的標準接口已相對成熟,各家醫院的資源共享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重要的問題是各地區缺少統一的衛生信息平臺,統一的開放式的協作技術平臺??v觀全國,沒有一家可供使用的成熟的衛生信息平臺,大家都處于摸索階段。
(三)管理與信息化的矛盾
我們實施信息化的初衷是為了提高管理水平,推動醫院發展,但大多數醫院只是用信息化簡單地代替部分手工勞動。醫院領導沒有很好地借以信息化優化生產、管理、服務流程,很多醫院還是傳統的管理引導軟件的設計。
由于信息化是一個優化醫院管理流程、調整關系的重要手段,醫院的管理矛盾都暴露在醫院信息化中,最后信息化成了所有問題的替罪羊。
醫院要搞好信息化與管理的結合,這是非常重要的。醫院信息化應該是符合國情的,有效益的,符合投入產出比的流程再造。信息化的基礎是管理的優化。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醫療服務質量,信息化可以為醫院核心競爭力提供服務與支持。
(四)資金支持力度不夠
信息化建設已經是現代醫院的一項基礎性建設,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雖然,這兩年政府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大都分給了縣級以下基層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地、市級醫療單位還是要靠自籌資金進行信息化的建設,如果沒有相應配套資金,信息化就不可能發展。
(五)缺乏高素質、高水平技術人員
由于編制的限制,目前多數醫院的信息技術人員缺乏;醫院信息工作發展環境不如IT公司,待遇低,使得高水平的特別是系統級工程技術人員嚴重缺乏。而當前信息化工作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現有網絡中心的技術人員只能進行一般性的維護工作,無法承擔系統級的維護管理及系統建設任務;對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研究不夠,知識面不廣,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創新,甚至無法高質量的應用新的信息系統。有的醫院甚至沒有一個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卻要保證醫院信息系統在復雜的前后臺體系環境中365×24小時正常運行,還要負責基礎數據的維護與用戶的培訓。這在發達國家和和地區是難以置信的事情。另外,設備陳舊,維護量大,造成現有的技術人員整天忙于設備的維護,沒有時間學習新知識,加劇了人員短缺的問題。
(六)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不高
系統一旦全面投入運行,整個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常常會因為系統的故障而陷入混亂。系統在業務高峰期或者累積的海量數據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過慢的響應速度也使操作員和院內管理者怨聲載道,技術支持人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七)不重視信息部門
目前,不少醫院對信息部門不重視,有些甚至取消了獨立的信息化管理機構,信息化工作很難開展與推廣。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對醫院的醫療服務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高醫院競爭力,更好的為患者和社會服務,我們要建立健全醫院內部的職能部門,其中最應該重視的是信息部門。
醫院信息化是現代醫院的神經中樞。它不僅是設施,還是靈魂中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指責信息系統,但不可能倒退到手工操作的時代。
三、解決策略
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應抓住重點,采取如下解決策略:
(一)建立健全衛生信息法規體系
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國內外已有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用和管理的實際,制定相應的管理性的法律規范。一是盡快建立涉及醫療護理執行過程的衛生信息立法。在充分體現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原則下,從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出發,使醫與法、現代信息技術與醫療護理工作達到完美結合。尤其是涉及到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過程中和醫療護理執行過程中的法律認可問題,必須加以法律認可下的規范化、具體化,使之成為醫務人員必須遵守的法律規范。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醫院從業自律的法規性規定。在當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法規及有效的網絡傳播管理機制,制定通過醫院信息網絡實現藥品費用公開、診療費用公開和社會監督的法律規范等。三是建議國家和軍隊有關部門成立由法學家、醫學專家、醫院管理專家、信息技術專家組成的衛生信息立法機構,加快研究衛生信息立法問題,制定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衛生信息法律體系,以解決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迅猛發展、衛生信息立法相對滯后的問題。
(二)加快醫療行業電子簽名及數字認證技術的推廣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安全保障中的加密技術、認證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及身份識別技術等應運而生,這些技術都可以在電子病歷中實現電子簽名和數字身份識別,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病歷無紙化創造了條件。目前,醫療行業缺乏對數字認證公司的認識,數字認證公司缺乏對認證技術的宣傳和與醫療行業的進一步溝通,雖然已經有少數醫院做了CA認證,但大多醫院只是結果認證,很少有完善的過程認證的案例,而且應該加快數字認證技術的推廣應用,以體現電子病歷的真正意義。
(三)做好過渡時期電子病歷的規范應用和管理
電子病歷在暫時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只能采取一些被動替代的做法。一是各醫院醫療業務管理機構要制定嚴格的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嚴格規范電子病歷形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二是采取兩者結合的辦法,即電子病歷形成過程仍然按照信息系統功能和流程的要求進行,而整理、打印后必須采用手工簽名。三是各省市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規范實際應用。
(四)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每年對各主管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化系統建設情況進行嚴格考核。一是要提高信息化建設在醫院建設中的地位,特別是信息管理部門的地位,信息化建設要是一把手工程,一定要有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二是要加大信息化投入,在衛生部的信息化規范中明確規定,醫院必須將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統建設的支出。目前能達到這一標準的醫院很少。各省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個相應的指標,哪怕是年收入的1%來考核各醫院。另外,硬件設備的維護費及軟件的服務費之和要不低于信息化建設總額的5%,來保證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
總之,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前景是樂觀的。但我們不回避問題,醫院信息化建設有不適應新醫改要求的地方,需要我們去正視。解決了問題才能更好地前進。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大環境和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只要我們對癥下藥,開發出符合新醫改要求的新一代HIS產品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