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問候,便是關懷!
文/肖夏
接到《今日中聯》關于電話慰問的約稿,我已經是電話慰問的前任負責人了。把這個由我開始的關懷項目交出去的時候,說實話有過不舍。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讓我覺得在做這項工作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溫情而讓我不忍舍棄呢?直到新的電話慰問負責人ZCY的一句話:“我感覺他們還是希望聽到我們的聲音。”現在,我不再不舍這項關懷工作了,而是充滿了欣慰,因為我知道,從此又多了一個人能了解這群前線的斗士們他們的堅韌和付出,而他們的要求那么簡單,一句問候,便是關懷!
電話慰問是中聯福利體系下,員工身心關懷的其中一個子項目,針對的是駐外兩個月以上的實施一線人員,通過這樣細微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一種溫馨的暖意,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也使他們更有歸屬感。不知道出于我哪方面特質的考慮,最后這項關懷項目的責任人落實到了我的頭上。
才接受到這個福利項目的時候,我覺得不知所措。首先,我不了解前線;其次,我更不清楚項目。所以,當看到第一次各部門負責人填寫了相應需求的時候,面對10個慰問對象,我內心一陣一陣的犯怵。我不知道該和項目上的兄弟們說些什么,我甚至都不認識他們。
于是,我訪問了幾個經常出差的足球隊中兄弟“如果我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想聽見什么,我做這個電話慰問對他們來說有意義嗎?”他們告訴我,在項目上離鄉背井,都很寂寞,能有人和他們說說話其實算得上一種寬慰。于是我又反復參考了網上的慰問范本,搞清楚被慰問人具體出差的地點,還專門打了草稿。
在糾結了差不多一天半以后我終于撥通了第一個慰問人的電話——當時的技術支持部LY(選他因為和他比較熟,是我們足球隊的主力),開始了我的第一次電話慰問。LY接到電話后,愉快的聲音讓我忐忑的心情一下子就得到了舒緩,于是我表達了我致電的用意,并代為轉達了技術支持部包括X老大對LY的慰問,LY很驚喜、同時也感謝了公司對他的關心,然后我們還聊了下球隊的事情。掛下電話,我像充滿電一樣,一鼓作氣的完成了其余的9個電話慰問。讓我吃驚的是,沒有一個同事覺得我的電話很無聊,他們接到我的電話都很高興,也很感激。
現在這個福利項目已經推行近半年了,一開始我兼任了武漢公司和廣州公司,后來武漢的行政助理ZLM獨立承擔了武漢的慰問工作,慰問人員也從開始的10名累計到差不多100多位了,我想借《今日中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慰問以后的感受,也算對這項工作的一個總結匯報。

對于我們前線的兄弟們,我由衷的敬佩!作為中聯人,雖然平時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天回到家還是會有父母送上的熱湯。雖然平時也會有委屈,但想哭的時候總是會有男朋友的肩膀。但前線出差的兄弟們,他們有什么呢?是舉目無親、是離鄉背井、甚至是孤立無援。但在我做的所有慰問中,他們個個精神飽滿、工作充滿激情,他們很少有怨言,而更多告訴我的是:現在項目進行得怎么樣,估計項目什么時候結束,他們現在正在組織什么工作。當然,他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有需要在山區小路上顛簸10幾個小時,馬路旁就是萬丈深淵才能到達出差目的地的,有因為水土不服而引起重感冒上吐下瀉的,有項目當地消費水平過高,補貼都不夠用的,甚至有病倒在當地,需要連續打點滴卻依然堅持在崗位上的。
但對于這些困難,他們似乎并不畏懼。重慶公司的YYF,特別讓我感動,雖然他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但他卻一再強調的是他會克服困難,盡快順利的完成工作。還有重慶公司(區衛)的TXB,在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面對我聽著都覺得犯難的種種不順,卻以反倒安慰我的口吻告訴我,他對他的新部門充滿了希望,他一定要盡全力完成這項任務。
以前在審核內網新聞稿的時候,有一西安實施人員的文章特別讓我感動,因為這位實施人員是和我一樣的女生,她在她的文章結尾處這樣寫道: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每一個項目的實施都是一部心酸的血淚史,但同時鑄就了我們邁向成功的階梯,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增強了我們“戰斗”的信心和榮譽的使命感。當你站在燈火輝煌的醫院,看著一臺臺工作站,一個個服務器閃爍的時候,你可知道,這里面流淌著我們這些“實施人”的青春。就像某個廣告詞說的“我是誰,你看不見我”。
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電話慰問的行列,更多的人能和這群忙碌得讓自己很寂寞的實施人員聊聊天,更多人去體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頑強。堅韌、執著、樂觀、責任,對于承擔這么多的他們,一句問候,便是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