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是如何煉成的——
袁朝: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設計者的心血

中聯移動臨床產品公共組負責人:袁朝
《今日中聯》:在整個移動臨床項目過程中,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袁朝:
對于移動臨床系統的研發過程,我先后負責了條碼及掃描終端的測試、移動醫生站部分功能界面設計和接口過程的編寫、渠道培訓的組織、部分宣傳文檔的編寫。
在移動臨床產品的整個開發過程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移動醫生站醫囑編輯的產品功能及界面設計。使用了ZLHIS這么多年,對于ZLHIS中的醫囑編輯功能及界面也算是非常熟悉,一開始我感覺要設計這個功能和界面應該算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當第一版拿出來時,從整個界面來看,與ZLHIS中的醫囑編輯界面除了排版以外幾乎是相同的。向振華看后第一句就是問我:“你覺得醫生會在查房開醫囑的時候輸入這么多內容嗎?”
經過與向振華的交流,我才理解到,我們的目標是針對醫生查房時進行醫囑的快速下達,移動產品和桌面產品的操作是不一樣的,在床旁開醫囑和在桌面系統開醫囑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應該根據不同的需求去進行設計。而我并沒有過多的思考就按照以前桌面產品的慣性思維,我認為開醫囑就是要有這些內容,沒有仔細去分析移動臨床產品的定位及其本身的特點。最后經過反復的思考,以及與向振華、趙元禮的多次交流和修改,最終形成了現在大家在移動醫生站中看到功能和界面。
從這件事我認識到,面對一個新產品,首先是要明確目標,其次是要改變思維模式,要盡可能多的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多種可能性,找到最合適的方案,一定不要帶有慣性思維,否則永遠無法走出原有產品的模式,也就無法創造出超越原有產品的新產品。如果要想成為一名產品經理,要想創造出優秀的產品,這一點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我是從項目中途參與進來的,第一件事是做條碼的打印測試分析,一開始可能認為只是一個臨時工作任務,只要完成就可以了,對于整個移動臨床項目投入得并不夠。但隨著逐漸的深入,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工作,我也漸漸的進入角色,參與其中。在這個項目中,向振華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讓我進步了很多,除了學習到很多如何做好產品的知識外,也讓我感受到原來我也可以設計產品。當看著用戶用我們的產品,并給予好評時,那確實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當然這也是團隊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當在財年頒獎晚會上得到精英團隊的榮譽時,我為我在這個團隊中而感到驕傲和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