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簸在牛車馬車上的精英團隊
——記中聯成都公司公衛項目部
文/王忍
中聯成都公司公衛項目部是為了雅安整體項目中的公衛項目而成立的,從最開始的2個人到后來的6個人,以及到今天的12個人,我有幸見證參與了這一路走來的歷程。
從項目團隊的剛剛組建到如今實施完成雅安公衛項目(一期)163家中具備使用條件的111家;從開始對項目目標的茫然到如今能夠在雅安八縣區同時開展項目實施并且還可以支持其它區域項目。這期間我們團隊這一路走來,有過茫然也充滿過希望,有過挫折也有過歡樂,有過艱辛也有過幸福。

去年七月之初,進駐雅安項目前夕,那時候項目組白天一起根據實施文檔搭建測試培訓環境,晚上組織共同學習,相互交流相關醫院基本業務和公共衛生基本知識。期間有過爭論有過情緒,但是目標是共同的,努力完成好雅安公衛項目實施任務。當項目組共同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完成第一家醫院的啟用,在交付的那一天,我們欣喜于自己的付出取得了成就,但也不安于如此的實施速度和效果。項目組開始擔憂能否按時以較好的效果完成局方的時限要求。當項目組的兩位同事在一個區縣辛勤付出兩個多月后,換來第一個十五家區縣整體交付時候,部門所有的同事都感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和信心,但是也能深深的體會理解到這兩個月他們是怎么過來的。
四川雅安市所屬七縣一區,原屬西康省地盤,94%地區處于高山峽谷之中,漢藏混居,條件極為艱苦。盡管公衛系統是以區縣為單位大集中實施,但由于該地區的鄉鎮醫院以前大都沒有用過信息系統,人員基礎很差,大都需要我們走鄉串鎮、奔波于高山峽谷之間去培訓輔導。項目組成員在崎嶇的鄉間公路上,在小面包車上、在人力三輪車,甚至牛車馬車上顛簸。項目組人員也多次因為趕不上回縣城的車而留宿醫院、或是站在路邊去等好心的順風車。
通過這一路的相互幫助攙扶,我們一起相互交流實施中的問題和經驗、一起共同經歷和面對困難和挑戰、一起創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彼此之間的關系已不在是普通的同事之間的工作關系,更多的是兄弟之間共同患難的感情。
作為一個成立不久的部門,雖還談不下什么驕人成績,相反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學習提高的地方,但依舊申報這個精英團隊獎項,是因為有這么一群努力工作的兄弟姐妹,為了這個團隊的集體目標和任務,不斷地承擔著責任與挑戰,在國家最基層的醫院,在國家條件較艱苦的地方一直在默默的努力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波說:
完成了第一家衛生院啟用后,我們幾個就分散到各個區縣,開始跑各個鄉鎮。由于鄉鎮交通的限制,我們要么在下午很早就回到縣城,要么就在衛生院過夜??赡茉趯嵤┮粋€衛生院的幾天全在衛生院,而后又轉向另一個衛生院。我們實施是的新產品,加上市衛生局給我們的目標,我們只有用沒有周末的連續實施來盡可能的完成任務。最終在年底順利的完成該期任務,并在這過程中總結了經驗,讓其可復制的應用于其他衛生院。
回憶是美好的,過程是艱辛的,成長的路上,我們聚到一起,整裝待發,前行的路上,我們一起學習共同努力,我們就是彼此堅強的后盾,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向目標奮進。
我們相信,年輕就是無限的可能!
陽洋說:
我工作的第一家衛生院是位于雅安市滎經縣的嚴道鎮衛生院,陶院長很和藹可親,對我們也很友好,那時我想,既然醫院的老師都那么相信我們,認可我們的專業,當時我就決心一定要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后來我就開始一家一家醫院的去安裝我們的系統、培訓、處理問題,然后我意識到了國家對基層衛生院的一些支持,而我們就是實現這種支持的必要環節,我覺得這是有意義的,我覺得我在做好事,所以我覺得很開心。
現在我一個人負責廬山縣的實施,雖然我現在水平不高,但是我想,這幾個月我是沒有白費力氣的,我會用最認真最負責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我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實施人員。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更加認真的去工作,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李枝朋說:
記得那還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們在部門經理王忍的帶領下來到了雅安市滎經縣,正式進場實施第一家衛生院。在這里我們花了2個月的時間,才正式啟用第一家衛生院—嚴道鎮衛生院。這家醫院規模很小,王忍當時就告訴我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就是在這只小麻雀身上練手,才完成了對產品由陌生到入門的學習。
完成嚴道衛生院交付后,王忍就安排我去了石棉縣,這里交通極其不便,第一次去石棉在車上坐了11個小時。由于這是雅安市第一個全面啟用的縣,當時我感到壓力十分巨大,初期進場真是吃不好、睡不穩,整天就在思考我該如何去做。所幸石棉縣衛生院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在實施過程中給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在我們項目組的支援下,按期完成了石棉縣的啟用計劃。在石棉實施過程中,我才逐步對基本醫療業務,公衛衛生有所認識,這也使我也漸漸感覺到社區衛生服務的未來很有前景。在此特別感謝加入我們團隊的幾位美女,你們為石棉縣項目的完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炎炎烈日下奔波于鄉村小路中,在漫天風雨中行走在崎嶇山道上。
柏明英說:
2011年7月,是我進入中聯的日子,也是成都公衛項目部成立日子,那個時候成員只有王忍和朱波。去年7月,我有幸加入這個團隊。人老實、總受我和陽欺負的朋哥哥,技術超群、可愛的波哥,“憤青”川哥,還有總扮黑臉、一臉嚴重的忍哥,加上我和陽姐同學,是我來到組上的最初成員。
我們去的第一家衛生院是滎經縣的嚴道鎮衛生院,剛來到醫院接觸到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我的感覺是,真是很友好的老師啊,看著忍哥和他們交流幫他們解決問題,給他們做培訓,再看著他們看我們的那種目光,我感覺到那是一種信任的目光。在大家大半年的奮斗后終于有了收獲,項目一期基本完成,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獲得了“精英團隊”大獎。而后我們會更加團結,更加努力,不斷進步。
蔣紅說:
我們團隊組員平均年齡24歲左右,正因如此才讓我們熱情洋溢。
雅安公衛項目實施環境都是鄉鎮衛生院,所有實施人員都會下到基層,很多衛生院很遠,可能會有2、3個小時的車程,而有些衛生院甚至不通車,需要實施人員步行到達。雖然實施的條件很艱苦,但這并沒有讓我們灰心,沒有讓我們失去對生活、工作的熱情,反而讓我們苦中作樂,將工作和休息安排得游刃有余。

曹衛說:
我是在2011年11月底進入中聯成都公司的,那時對公司沒什么了解,只是知道這家公司做醫療行業方面的軟件的,在進入中聯這家公司前,我對醫療信息化的概念幾乎為零。剛進公司沒多久就被送到重慶總公司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緊張而充實的培訓,雖然學習很辛苦但是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日子過得很快,一個月的培訓轉眼即逝。
雅安項目上,我開始了在中聯的第一次項目實施,一開始就不知道怎么下手,初始化基本上不會,同事的幫助是我能夠第一次實施成功的關鍵,從初始化到使用都離不開同事的幫助,成功實施第一家衛生院的喜悅是不發用言語表達的,這里面不光有自己的功勞,同事的幫助才是最大的功勞。
一步步走來,從一開始的菜鳥到現在的自己,有過快樂有過辛酸,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面感覺的只有溫暖,大家的相互關心和幫助是我前進的動力。
編者后記:
細讀項目組成員的這些文字,鼻子微微發酸,不僅僅因為他們工作條件的艱苦,還有感于他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默默貢獻,創造的社會價值。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勞在實踐著國家提出的基層醫療信息化目標,提升基層醫療信息化水平,為老百姓帶來福祉。
正如項目組經理王忍所說“我們不斷承擔著責任與挑戰,在國家最基層的醫院,在國家條件較艱苦的地方一直在默默的努力,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些長期奮戰在一線的醫療信息化實施人員,他們是中聯最可愛的人!
很遺憾的是,由于項目的分散性,項目組到現在沒有一張完整或是集合了大部分人的合影,也許留有一些遺憾才越發會感覺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