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是怎樣煉成的——
吳慶偉:用戶體驗是移動醫生工作站的生命
.jpg)
中聯蘋果實驗室負責人:吳慶偉
《今日中聯》:作為中聯移動臨床解決方案的核心之一,把移動醫生工作站從一個構想,變為大家眼前實實在在的應用,您有什么感受?
吳慶偉:
一年前在我們決定要開發自己的移動臨床產品時,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對于未來產品的最終形態心里都沒有底。在國內,移動臨床屬于一個新興領域,這意味著市面上幾乎沒有可供我們學習借鑒的成熟產品,同時也說明這個領域蘊藏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從前期調研反饋來看,用戶對移動臨床產品也有較高的期待和迫切需求。雖然我們進入該領域的時機不算太早,所幸還算比較及時,尚有機會搶占先機,大家也都因此而分外努力。
從最初天馬行空的各種設想到最終產品的成型,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逐步完善的過程,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也都因此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比較可喜的是,經過一年時間的摸索與積累,我們的產品得到了比較廣泛的認可,同時我們在移動開發技術上也積累了一些有用的經驗。
當在年終晚會上第一次看到移動臨床宣傳片時,確實感覺到了那么一點點的震撼,感覺我們的產品實實在在的為用戶的工作帶來了方便,這個時候才回想起平時大家在工作中一點一滴的付出其實都是很有價值的。
《今日中聯》:在移動醫生工作站研發的過程中,在功能和用戶體驗方面,做了多次的調研、優化和改進,能簡單介紹一下過程嗎?
吳慶偉:
其實最開始我們在iPad上開發了一個移動護士工作站的原型程序,一來是進行基礎技術的儲備,將開發中的各個環節打通;二來是可以基于這樣一個原型程序讓用戶對基于iPad的移動產品有個更加直觀的認識,更方便和用戶做面對面的溝通。當然,之所以采用iPad開發,也是因為它在用戶體驗上所具有的先天優勢,更容易獲得用戶的認可。這個策略比較奏效,后來我拿著這個原型程序去醫院實地調研并與院領導溝通時,都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有領導當即拍板要采用我們的iPad產品。通過這次的調研反饋情況來看,考慮到不同應用場景和設備特點分析,決定先在iPad上實現移動醫生站產品,同時在Android手機上實現移動護士站產品,這樣同步進行開發,可以最快保證兩個產品同時上線。
在隨后的移動醫生工作站的研發過程中,在功能規劃和用戶體驗設計方面,經歷了數次較大的調整,主要還是隨著大家對產品的逐步深入理解后,逐步完善的一個過程,這其實也是每個新產品設計過程的一個常態。特別是對移動開發而言,整個開發周期中,前期設計所占的比重比傳統開發而言要高很多。每次新的設計完成后,我們都召開一次內部評審會議,在會上大家對每一個功能點進行比較詳細的探討,最終權衡利弊,做出取舍。
正是這樣一個有效的溝通反饋機制促使產品逐漸完善和成型。類似的例子比較多,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患者列表界面,經歷了大概3個版本的調整,從最初的按行展示,到后來的卡片形式的展示,最終在有限的區域展示的患者信息更加豐富、更加直觀,也更加適合在移動設備上采用手指進行點選操作。在用戶體驗方面進行的努力很難用語言進行描述,不過可以通過產品直觀呈現出來讓用戶感受到,這確實是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今日中聯》:聽說有一天你加班的凌晨4點,就是為了優化患者列表的滾動流暢性,能講講這件事情嗎?
吳慶偉:
移動產品開發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因此我們在這方面花了不少的功夫?;颊吡斜碜鳛橐苿俞t生工作站使用頻率最高的界面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iOS開發上的經驗積累不夠,患者列表滾動流暢性隱患一直沒有引起重視,直到蘋果推出new iPad 后問題才得以暴露??赡苁且驗樾略O備分辨率提高了一倍而CPU并沒有變化的緣故,在new iPad 下調試程序時,我發現患者列表在滾動時居然會有非常明顯的卡頓現象,在iPad2下反而沒有。進一步的分析,發現每次加載新行時會有幾十毫秒的延遲,從而直接影響到界面滾動的流暢度。幾十毫秒雖然是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是在連續滾動的情況下對用戶體驗帶來的影響是足以致命的。特別是在移動設備上,CPU和內存資源都非常有限,以前在PC開發時代不注重內存調優和算法優化的陋習在這里都會引發難以預料的災難。針對這個問題,找到了若干方案,一一調試對比,最終加班到很晚才找出了其中最優的一個方案。當然,經歷了這個過程,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心里就有底了。
其實在產品編碼階段,大概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都加班到很晚,有幾次凌晨3點過后大家一起出去吃宵夜發現全都關門了,只好開車去較遠的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麥當勞,后來干脆買了些干糧放在辦公室,以備不時之需。類似的情形在以前開發ZLBH時也曾出現過,“鉑金烤魚”時代非常值得懷念。對程序員而言,加班熬夜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老實說確實不值得提倡和效仿。還好后期逐漸步入正軌,加班的情況越來越少了。我始終認為,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能兼顧個人生活質量,這樣的團隊才是值得信賴和付出的團隊,我們也正為此努力著!